不只是碰撞,聊一聊中国现行汽车评价体系的“软”与“硬”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9-02-15 10:24:17

中国质量新闻网 (实习 张恒)众所周知,大多数车型在上市前都会经历碰撞测试,以证明该车型的安全性值得信赖。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消费者所看重的不仅仅是汽车安全性,对汽车的其他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顺应汽车消费者要求的,更加细分的汽车评价体系就应运而生了。接下来本网站为您梳理一下国内目前比较典型的汽车评价体系。

“硬”实力评价

1.C-NCAP——中国汽车评价体系的先行者

1999年,C-NCAP评价体系在中国进行首次官方汽车碰撞测试。迄今为止,C-NCAP评价体系已对1200余款汽车进行碰撞测试。C-NCAP遵循的评价标准参照欧盟推出的E-NCAP汽车碰撞评价标准制定,并随着车辆主、被动安全装备的升级而逐步修订。迄今为止,C-NCAP评价体系已形成成人乘员保护、安全辅助技术、行人保护三大评价体系,以及CRS儿童约束系统评价,但评价标准中碰撞速度的设定略低于E-NCAP。随着更多汽车评价体系尤其是安全评价体系的出台,消费者对C-NCAP的关注度正在下降,这一现象说明了中国市场上消费者汽车消费观念的日臻成熟。

图为传祺GS5进行C-NCAP碰撞测试

2.C-IASI——中国版的IIHS

众所周知,汽车在发生事故后,保险公司会依据相应的保险条款对投保车辆及投保人进行相应的理赔。此时,保险公司对车辆的定损依据就尤为重要。1959年,已成为成熟汽车消费市场的美国亟待解决汽车事故理赔无事故案例参照,与汽车投保时无法预估车辆碰撞潜在风险两大问题。全美几大商业保险公司联合成立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即著名的IIHS。当上述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的商业保险公司时,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研”)与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保研”), 在充分研究并借鉴IIHS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汽车保险与车辆安全技术现状,经过多轮论证、最终制定形成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简称“C-IASI”)测试评价体系。相比各版本NCAP,基于保险行业的C-IASI更加严苛。在汽车碰撞测试环节增加了车顶压力测试,并增加了汽车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的评估。同时,撞击速度也有一定提升。这就导致第一次C-IASI测试结果公布后,很多看起来安全性能不错的车型“折戟沉沙”。同时,进行该测试的车辆,都是研究机构从4S店采购的商品车,而C-NCAP中进行试验的车辆皆为车企提供的实验车,实验的模拟情景更加符合实际事故发生的情景。同时此举将规避保险行业中“高报低修”、虚构事故等乱象。使消费者购买整车与车险时,获得更有力的汽车安全与汽车保险参照依据;保险公司也将更好地规避风险,规避保险乱象。

图为奇瑞艾瑞泽5正在进行C-IASI车顶压力测试

3.EV-TEST——中国汽车评价体系“弯道超车”之作

在电动汽车带领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之时,中汽研也迎合时宜地推出了EV-TEST——专为电动汽车制定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针对电动汽车领域消费热点话题与热点车型进行测试,从动力、安全、充电、电耗、续航五个维度评价,并强调了电动汽车的涉水测试,可以说这是一套为电动汽车度身打造的评价体系。而目前欧美通行的电动汽车安全评价标准是与燃油车辆相同的。与C-IASI一样,进行EV-TEST实验的车辆同样是研究机构从4S店采购的商品车,保证了实验的客观、公正。但很遗憾,目前EV-TEST未针对高端电动汽车(如特斯拉)进行测试。

图为北汽新能源EC系列车型进行EV-TEST涉水测试

“软”实力评价

1. 中国主流车市服务质量评价指数——看清车企的服务

本世纪初,一众中国汽车合资与自主品牌簇拥着国外汽车售后服务调查体系进入了中国汽车消费者的视野,使中国消费者在购车前对各品牌的汽车服务水平有了一定了解。但部分调查机构目前还在沿用传统调查问卷的形式且内容也更针对欧美发达国家消费习惯,在中国相对复杂的消费环境下不免会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针对这一现状,一些本土化汽车服务调查机构通过先进的调研体系和数据分析方式,打破此前调查的局限性。让汽车售后服务调查更具客观性和权威性。由中国质量新闻网携手卓思数据联合推出中国主流车市服务质量评价指数。正是通过基于NPS方法论的CA-NPS调研,充分倾听消费者在汽车消费领域真实的声音,通过大数据技术中的NLP(自然语义处理)技术来自动精准分析从市场上采集到的语音数据,尽可能避免人为对数据的干扰,保证了指数结果的准确、客观。消费者可通过这一指数,了解自己拥有车型或所选目标车型的品牌的服务质量,保障自己的消费安全。

图为中国主流车市服务质量评价指数发布盛典颁奖现场

2.凸显“软”实力——C-AHI、i-VISTA与C-ADRI

除用于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C-IASI外,针对中国汽车销售市场,中汽研还适时推出中国汽车健康指数(C-AHI)、中国汽车智能指数(i-VISTA)与中国消费者汽车驾乘指数(C-ADRI)。它们与C-IASI并称中汽研“四大指数”,这三个指数的推出,预示着我国汽车消费者备受瞩目的汽车细分评价问世。

针对家装市场,室内污染物监测使室内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C-AHI堪称“汽车装修指数”。与家装不同的是,汽车售出前内饰即安装完毕,故统一性更强。在C-AHI中,测试车辆将从车内挥发性有机物、车内气味强度、电磁辐射三个方面经受考验。车内颗粒物与车内致敏风险两个维度作为持续研究课题被继续论证。此前,某些车内气味刺鼻的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主机厂对内饰配套厂的要求也将随着C-AHI指数的出台日益提高。这也是中国汽车研究机构与车企对汽车消费者健康负责的体现。

图为中汽研相关工作人员正在进行C-AHI相关测试

随着汽车智能化提出与普及,汽车上搭载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它们在提升驾驶员驾驶便利性的同时,也同时与驾驶员争夺着驾驶权。这些车载智能设备的可靠性将决定未来汽车安全性与驾驶便利性。如何衡量这些设备的可靠性?i-VISTA将给出答案。i-VISTA针对目前市场大规模应用的ADAS(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该系统包含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LDW车道偏离报警系统、BSD盲区监测系统、APS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等子系统,测评体系对这些子系统进行单独评价,后续将根据技术发展及应用情况,从安全、体验、能耗、效率等四个维度,分阶段引入高等级汽车智能设备的产品评价。从而给消费者选购汽车时,如何选择智能配置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未来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为吉利博瑞GE进行i-VISTA测试

如果说上述指数只能说明概念上的“软”,那么接下来这一指数将诠释汽车真正的“软”。C-ADRI将从驾乘舒适性、驾驶性能、操控安全性,以及消费者评价数据四个维度,客观评价一辆车座椅及内饰是否令人舒适,呈现车辆操控的客观感受,以及向公众公布消费者对于具体车型的评价数据。C-ADRI将汽车的驾乘感受以数据形式直观展现,诸如“天籁大沙发”、“君威大船”等评价有了量化依据。这一指标可让消费者在购车前对目标车型的驾乘感受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方便消费者选到自己心仪的车型。

总结

中国汽车评价体系虽起步较晚,但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汽车消费者购车理念的日臻成熟,汽车相关法律法规的日臻完善,中国的汽车评价体系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汽车评价体系的成长,消费者将通过这些测评体系对自己心仪的车辆“未买先知”。这些评价体系也将促进中国车企良性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值得称赞的汽车产品。

(责任编辑: 李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