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全球首发 最大续航835km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3 13:55:23

5月22日,小米汽车发布旗下首款SUV——小米YU7。作为豪华高性能SUV,它拥有和SU7一脉相承的家族设计语言,7月公布售价。

YU7是小米汽车的第二款车型,更是品牌首款SUV。小米汽车将「好看」作为产品基因,YU7在延续SU7家族设计语言与优雅姿态的同时,带来优雅豪华感的升级。

小米YU7定位中大型SUV,长宽高分别为4999mm、1996mm、1600mm,轴距3000mm,采用3倍轮轴比、2.1倍轮高比、1.25倍宽高比,具有经典高性能SUV标志性的优雅低趴姿态具备1:3头身比,长车头和长车颈为豪华气质塑造关键元素;搭载3.11㎡蚌式铝机盖(1960×1587mm),经历7个月数百次优化,持续挑战工艺极限,超长车头无分缝,与整车型面浑然一体,容纳141L超大电动前备厢,最多支持8种开合方式。此外,可选275mm后宽胎,车身轮包造型极具运动肌肉感,为整车增添高性能风格元素。

除了比例,家族设计美学还体现在众多细节中。首先,标志性的「水滴大灯」设计再升级,采用镂空水滴大灯,前大灯的上半部分镂空,并嵌入风道与前舱盖风道打通,整体造型更凌厉,还升级了180°超广角照明。

光环尾灯也在家族设计基础上进行更富冲击力的视觉升级,重新打造功能区,整体更简洁立体,更具辨识度。对比SU7,YU7尾灯转角下压,匹配SUV更高的车身姿态,为尾部增加稳重感和力量感;与SU7相同,YU7的光环尾灯应用豪车标配632nm以上波长的超红光,夜间在车流里更醒目。

全新的电动内翻门把手,未使用时处于隐藏状态,更好地贴合车身线条,既美观又能降风阻;中控屏提供「门把手自动内翻」开关,打开后用户靠近车旁无需按压,门把手能自动内翻,还搭配氛围灯照明,使用便捷,更具仪式感;用户上车后门把手自动关上,开门上车过程更优雅从容,兼具功能性与易用性。

空气动力学方面,延续小米SU7的多风道设计,拥有10组贯穿式风道、19个风口,有效梳理全车气流。例如,仅镂空式扰流板,就超过100多轮设计优化,降低10Counts;主动进气格栅拥有100挡自动调节,可降低18Counts;蚌式铝机盖,采用一体式设计,降低2Counts。涵盖上述设计,全车做了40+组风阻优化,最终风阻为Cd 0.245,对比优化前CLTC续航增加59km,在运动型SUV中表现优秀。

车色车漆方面,本次亮相三种颜色,分别是宝石绿、钛金属色、熔岩橙,三种颜色灵感均来自大自然,是饱含生命力的色彩。

此外,「钛金属色」在调色过程中增加粗颗粒的金属铝粉,在排列上尽可能让颗粒闪耀,增加阳光下的闪烁度,拉大暗面冷与亮面暖的对比度,让车漆呈现融合速度、力量与豪华的综合观感,符合小米YU7「豪华高性能」的外观特性;

「熔岩橙」是延续小米SU7的色彩,采用色漆双涂层工艺,在逆光和高光的不同光源照射下呈现不同的颜色状态,逆光下的观感来自于熔岩橙的第一道单色漆层,是高彩度橙色的目视观感,而高光下的第二道金属珠光层闪烁夺目,SUV型面更饱满立体,每个角度都有不同的视觉感受。

外在的一眼不平庸,让产品定义在内饰设计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极致的造型比例下,依然提供充足的舒适性,以及科技豪华感,这是YU7 内饰设计的关键命题。

小米YU7采用「双区环绕 豪华座舱」理念,希望在一个空间内,为用户带来科技、豪华与舒适三种体验。

座舱科技交互方面,呈现航空舱一样的科技感,不仅保留SU7前排16.1英寸中控大屏和后排两块拓展屏,还新增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以及后排移动控制屏。

小米天际屏为全车用户的不同需求而设计,提供了仪表、多媒体、时钟天气、地图导航等5类信息卡片,都能自由组合,用户可以选择把最想关注的信息展示在眼前。

乘坐空间方面,以188cm假人模型开发,YU7前排头部空间100mm、后排头部空间77mm、后排膝部空间73mm。 垂向空间利用率高,得益于更高效率的小米CTB一体化电池包和地板厚度减少,前后排头部空间宽敞通透。储物空间方面,整车储物容积有 1970L,其中前备厢容积141L、后备厢容积678L、后排放倒后备厢容积1758L、舱内收纳容积71L。

颜色方面,共发布三款内饰颜色,分别是浅色系的松石灰,以及深色系的珊瑚橙、暮影蓝。

座椅配置上,前排采用主副驾双零重力座椅,一键躺倒,同时搭配10点式按摩,贴合人体背部经络穴位,同时主驾零重力座椅采用12层结构,兼顾包裹性和支撑性。其中,零压感海绵让短途乘坐更柔软舒适,高密度海绵支撑性好。此外,后排采用 135°豪华电动躺椅,支持电动无级调节,在100°坐姿至135°躺姿之间随意切换。

性能表现上,最大马力达690PS,峰值功率508kW,零百加速时间3.23秒(含起步时间),最高时速253km/h。如此强大性能的背后,得益于全面进化的小米超级电机V6sPlus,通过应用分段磁钢技术,把整段磁钢切割为多个小段,大幅降低损耗,以此提升电机效率,CLTC续航提升4km,同时配合升级功率模块、优化拓扑寻优算法等方式,使得转速、扭矩、功率均有全面提升,最高转速提升至22000rpm、峰值扭矩提升至528N·m、峰值功率提升至288kW。双电机四驱版本,最大马力达690PS,峰值功率达508kW。

制动表现上,100km/h-0最短制动距离33.9m,同时具备四重制动安全机制加持,带来更稳定、更安全的制动性能。底盘配置上,配备更高规格的底盘硬件,包含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闭式双腔空气弹簧+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Brembo四活塞固定卡钳、小米智能底盘等,5.7m转弯半径三车道一把过。

小米YU7有三个版型——标准版、Pro版和Max版,依旧全系长续航。入门标准款就拥有835km 超长续航,电池容量96.3kWh 。值得关注的是,Pro版(电池容量6.3kWh)和Max版(电池容量101.7kWh)这两款四驱版配置,CLTC续航分别高达760km和770km。

此外,全系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峰值电压897V。最大充电倍率达到5.2C,实现10%-80%充电12分钟,15分钟最快补能620km。

在小米YU7上,小米摩德纳架构下的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全面升级,车头吸能空间达到659mm,实现更大的车头缓冲区;车尾沿用小米SU7的三段式大压铸后地板,满足90km/h最高后碰速度;底部增加1500MPa横梁,大幅降低石头刮坏电池包的可能,满足SUV的出行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YU7升级应用「2200MPa小米超强钢」,作为小米汽车与国内知名科技公司、科研团队和大学合作开发的新材料成果,「2200MPa小米超强钢」相比1500MPa热成型钢,抗拉强度提升40%,屈服强度提升24%。

辅助驾驶方面,搭载全新一代NVIDIA DRIVE AGX Thor™ 车载计算平台,拥有700TOPS算力,是专门为大模型时代而生的旗舰级芯片。不仅如此,全系搭载激光雷达,在暗光环境和异形障碍物识别方面看得更准,探测距离达到200米,功耗降低55%,是守护驾驶安全的坚实防线。

小米YU7全系搭载4D毫米波雷达,增加了高度信息,分辨率与识别距离大幅强化,最远有效点云距离为200m的车和100m的人,比如跟车行驶当前车发生急刹时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增强检测和预警能力,遇到雨雾等恶劣天气时4D毫米波雷达也能更好感知肉眼看不清的交通功能。此外,小米YU7全车搭载7颗超透防眩摄像头,镜头应用ALD镀膜技术,模组采用COB封装工艺,减少光在镜头内部的反射,增加透光率,实现更清晰通透的画质,有效抑制逆光、炫光产生的视觉干扰。包含以上在内,小米YU7全系标配Thor™芯片、1个激光雷达、1个4D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云轩)

(责任编辑: 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