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财经>>区域>>
南京海关以推进业务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进出口通关时间压缩53.89%
2019-04-26 15:22:20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6日讯 南京海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江苏口岸实际,日前制定出台《2019年南京海关大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创新工作机制、精简监管证件、优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时效、降低合规成本、提升监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6个方面,推出22条具体措施,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并同步印发任务分解表,将22条措施细化为41项工作任务,逐条细化分解落实到部门、人员,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创新建立企业问题甄别和解决机制

积极探索在江苏口岸试点建立常态化的跨境贸易便利化监测评价体系,建立评估进出口集装箱货物跨境合规成本的科学方法和监测机制,目前已基本完成调查方案和表单的设计。建立健全制度化、常态化的企业问题清零机制,研发南京海关企业问题清零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疑难问题登记、拟办、分办、督办、反馈、回访等办理环节的“全链条”闭环式管理。同时,组织关区各海关单位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企业座谈交流、发放调查问卷、发布微信公众号等方式,重点围绕推进保税维修业务发展、支持江苏企业申请高级认证、规范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等工作收集回应企业诉求,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不断优化口岸通关流程和作业方式

引导企业积极应用汇总征税、关税保证保险等多元担保方式,化解税款缴纳困难,提升企业参与提前申报的积极性。今年一季度,关区进口报关单提前申报比例为13.23%,出口为59.29%。加快推进关税保证保险改革试点,今年一季度,关区开展企业集团财务担保160份,担保额度5.79亿元;开展保险公司增信担保137份,担保额度1.7亿元;审核属地企业关税保证保险保单769票,已覆盖全省11个地级市,担保总金额20.56亿元人民币,惠及企业78家。推行“先验放后检测”检验监管方式,在有效提升放射性检测、夹杂物检验、固体废物识别等工作质量的基础上,疏通现场检验及实验室检测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一季度关区累计“先放后检”进口矿产品1125批、货重4220.68万吨、货值36.33亿美元,平均通关放行时长较原放行时长18.93天压缩了80%以上。

降低进出口企业制度性成本

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及财政、物价等部门联系协调,认真组织开展涉企收费清理整治,健全收费咨询投诉渠道,在门户网站设立“收费公示专栏”。发挥关检融合优势,优化船舶到港管理、货物申报、单证审核、查检合一流程。制定现场综合业务岗位操作指引13个。全面梳理、优化原产地签证岗位设置和工作流程。今年第一季度,关区企业享惠进口值37.83亿美元,关税优惠14.65亿元人民币,享惠进口值列全国各关区第二位,占全国总值的11.94%。同时,积极推动综合保税区升级发展,迅速出台关区实施方案,配套制定保税研发等9个监管办法,率先启动保税全球维修、保税检测、保税研发等业务,目前21条改革措施中,8项已落地实施。昆山、苏州高新、无锡、常熟、太仓港、扬州、吴江、镇江等8个综合保税区,新增企业入区项目或已入区企业新增项目达38个。

提升口岸监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积极推进综合查验改革试点,完善综合查验管理平台,目前已开始对进口板材、废纸、婴儿配方奶粉和化妆品等4个产品开展试点工作。推进“智能审图”“集中审像”试点,加快相关系统建设开发与设备配备,着力提升口岸查验智能化水平,目前已完成关区8台CT、1台H986设备的智能审图系统安装工作。同时,按照总署统一部署推进新系统建设开发与设备配备,着力提升口岸查验智能化水平。

今年3月,南京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已经分别压缩到46.64小时和3.74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53.89%、69.49%。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从86种精简至46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应用,在2018年实现货物、运输工具和舱单申报全覆盖,货物申报、水空运运输工具申报等主要业务应用率均达100%的基础上,2019年一季度,货物、水空运运输工具、水运舱单申报等业务应用率已达100%。 (宋磊 唐红军 李正法)

(责任编辑: 莳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