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由中交三航局实施的吴淞江桥梁3标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该项目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全长约1.33千米。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拆除重建罗宁路桥、长虹路桥,同步新建地面道路等附属配套工程。
项目桥梁设计独具匠心,双跨系杆拱桥以巨浪状横跨新川沙路及新川沙河。其中,主桥罗宁路桥采用钢箱梁全预制多节段散拼工艺,横跨新川沙河与主干道;另一主桥长虹路桥则以123米简支钢桁梁一跨过河,与罗宁路桥相互呼应。
罗宁路主桥采用非对称连续斜拉系杆拱桥设计,在非对称大跨径钢结构施工中,项目建设团队凭借创新思维,成功突破多重瓶颈。
针对钢结构加工制作与安装工艺难题,团队通过优化设计,把构件最大宽度精准控制在7.4米,同时采用“隔一跳一、多点自平衡”拼装工艺,配合自主设计的拱肋支架体系,完成了64吊大构件的高精度组拼,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此外,罗宁路桥的张拉空间狭窄,部分区域起吊受限。团队自主研发狭小空间张拉工装、拱肋翻身吊耳等专用设备,解决了现场的张拉和吊装问题,并引入桥梁实时监控系统,确保3000吨钢结构体系在吊装过程中和成桥后的安全稳定。
为积极响应上海市无废工地的建设要求,罗宁路桥采用模块化预制拼装技术,通过工厂化预制、标准化生产、安装模块化提高生产效率,现场结构预制率90%以上,实现绿色建造。
在软土地基处理方面,项目应用旋挖扩底钻孔灌注桩技术,针对上海软土“高压缩性、高灵敏度、高地下水位”等特性,通过试桩优化泥浆配比与成孔工艺,成功攻克扩孔塌孔难题。
目前,该桥梁已成为新川沙河畔的景观地标,投用后将显著提升新川沙河段通航能力,完善宝山罗泾片区路网结构,助力吴淞江流域综合治理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加速推进“安全之河、活水之河、生态之河、幸福之河”区域建设理念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