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好了,原辅材料上去了,花炮安全就有了保证。”8月18日,前来湖南浏阳采购花炮原料的河南花炮公司经理黄春生,指着正在装车的“华安一号”氧化剂,满脸笑容地亮起了大嗓门。浏阳市始于去年的花炮原辅材料治理改造成效显著,“牵牛鼻子”牵出了一个全国花炮原辅材料最大基地,牵出了一个花香鸟语的生命绿洲。
产业规模化:安全发展崛起之魂
“只有做大产业规模,变‘提篮小卖’为‘集团作战’,安全发展才能崛起”。浏阳是花炮生产出口基地、国际烟花协会(IFA)所在地,也是全国最大花炮原辅材料集散中心。为了在这块世界品牌“肥肉”上分到一勺汤,大量外地开发商蜂拥而至,有的在不具备基本安全条件下,伙同当地一些人一哄而上作坊式企业,“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全市花炮原辅材料企业猛增到1000余家,从业人员逾万人,而年销售总额仅7.72亿元,家均不到77万元,人均不足7万元。如此“小儿科”在技术设备和检测上潜伏着重大安全质量隐患。以花炮化工原辅材料为例,全市75家生产企业中,除市化工厂、有色金属粉末厂、宇宙银粉厂、精杰化工公司等少数企业形成规模外,多数还是家庭作坊式的“小打小闹”,散、小、乱、差情况十分严重。一些所谓的“化工厂”,就是一间破房几个棚,架口大锅,两三个人,弄台简陋机械、几个土筛,就干起攸关人命的化工生产。分散在乡镇的412家经营门店,基本上连店牌店名也没有,更谈不上安全证照、产品来源、质量标准、仓储存放等各类审批手续。正是这些无产品标准、无厂名厂址、无安全警示的“三无”产品流入市场,严重危害着花炮产业的质量安全。
针对这些问题,浏阳兴起壮大产业规模热潮,通过整合优化技术、人才、设备资源,充分发挥“规模”在花炮原辅材料质量安全中的“集合”效应。一是提高准入门槛。从技术资质、厂房设备、检测手段、产值规模等方面明确界定准入条件。通过全面治理整顿,将一批技术设备落后、不具备基本安全条件的作坊企业拒之门外。原则上不再审批上马新的花炮原辅材料企业。二是走集团化道路。引导小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入资联合组建集团。三是走专业化道路。针对一些业主“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跟风乱上项目、导致企业大而不强的情况,引导企业集中资金技术研究开发一个精品,从而提高安全质量、快速打开市场。
通过治理,规模优势凸现。有引火线、烟火剂、黑火药生产企业153家,化工生产企业75家,纸箱包装企业112家,花炮印刷企业104家,机械生产厂家6家,运输车辆1000余台。生产经营品种有硝酸钾、铝镁合金、金属钛、聚乙烯醇等1000多个,生产花炮所需全部原辅材料,均可“一站式”配齐。建成了国际花炮展示交易中心、大瑶花炮大市场等花炮原辅材料集聚地,经营原辅材料门店达500多家,吸引了全国各地花炮企业纷纷前来购买。10%的大企业占据了50%的花炮原辅材料供应市场。其中,全国最早生产氯酸钾、高氯酸钾的企业——市化工有限公司年产值达7000万元,纳税700万元,占据了市该产品市场份额半壁江山,连续两年被评为花炮原辅材料十强企业;市民用爆破器材专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浏阳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花炮原材料经营基地,年销售额过亿元。一批知名品牌也不断涌现,天马铝镁粉、宇宙银粉、黄金潭纸业、天鹰包装、华安一号氧化剂、宝升发射硝、环宇赛硫磺等等,都已经成为花炮界知名品牌。
行业标准化:安全发展腾飞之翅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标准缺失是造成花炮原辅材料质量安全不稳定的另一重要因素。全市75家花炮化工原辅材料生产企业中,无质量标准生产的37家,占49%。其他原辅材料绝大部分没有质量标准,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抽查8个厂家13个品种原辅材料产品,合格率仅为19.2%。钛粉中掺杂使假最严重的杂质含量达81%,其他的也在50%至60%之间,造成产品安全质量难以保证。
为此,浏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狠抓标准化。首先,创新质量标准。组织专门力量对所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进行一次清理,根据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创新标准,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确保花炮原辅材料质量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其次,制定检验标准。争取上级支持,结合浏阳花炮行业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检验标准,使花炮原辅材料质量检验有标可依。再次,严格按标准开发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包装,其中围绕标准开发了冷光材料、可替代氯酸钾的新材料“华安一号”、复合钝感氧化剂等新材料,实现了花炮原辅材料安全性能的根本性变革。
市场规范化:安全发展持续之本
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尤其是氧化铜、金属钛等不可再生资源价格不断攀升,加上人工成本和运输费用增加,原辅材料生产企业利润空间大幅萎缩到15%以下,导致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大批提篮子的“游击队”,不需门店仓库,直接从生产厂家进货,到花炮企业推销,“做一笔生意,宰一个客户,捞一笔钞票”,对“正规军”冲击巨大。加上一些外来经销商“跑马圈地”,一批生产高氯酸盐、氯酸盐的厂子对浏阳进行“围攻”,使产品供大于求。现在花炮业消耗的硝酸盐不到2万吨,但全国年产能高达8万吨,供过于求带来价格战,市场上硝酸盐的每吨价低至2600元以下,原辅材料生产企业利润被进一步缩小,只好“堤内损失堤外补”,搞掺杂使假。浏河烟花公司张总说,他高价购进的金属钛,含量不到36%,远低于国家60%以上的规定标准,更达不到他们企业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浏阳大力规范市场。质监、安监、工商等部门协同作战,切实依法加大打假治劣力度。同时,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花炮原辅材料协会,将市场管理权交给行业,把原来一部分行政职能转化为行业协会职能,实现大协会、小政府的格局,充分发挥协会在规范市场、消除恶性竞争和治理价格残杀中的自律作用,使花炮原辅材料生产经营达到自我管理、自我调控、面向市场、确保质量的目标。从而有效规范了市场,大幅减少了假冒伪劣现象,提高了花炮原辅材料的安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