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物流活动中的物流基础术语、物流作业服务术语、物流技术与设施设备术语、物流信息术语、物流管理术语、国际物流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物流及相关领域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本标准物流基础术语主要规定如下:
1.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活动是指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的具体运作。
3.物流管理是指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4.供应链是指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5.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6.物流服务是指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结果。
7.第三方物流是指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
8.区域物流中心是指全国物流网络上的节点。以大中型城市为依托,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将区域内外的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进行物流活动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
9.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10.物流园区是指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
11.物流企业是指从事物流基本功能范围内的物流业务设计及系统运作,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12.物流技术是指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13.物流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
14.生产物流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所进行的物流活动。
15.精益物流是指消除物流过程中的无效和不增值作业,用尽量少的投入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的最大价值,并获得高效率、高效益的物流。
本标准于2005年12月4日发布,2007年5月1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