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太阳能热水器把屋顶的能源请进千家万户
2007-06-26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当前,全球性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正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社会。寻求绿色替代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太阳能的利用和开发,为破解能源和环境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和光明的前景。

   这其中,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向我们的屋顶要能源,给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有着怎样的潜力?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发展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提升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的质量,促进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从生产大国向品牌强国迈进?需要政府部门、广大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关注。

    第一篇:产能与品牌之惑

   中国是世界太阳能利用第一大国。截至2006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运行保有量达到9000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超过2000万平方米,使用量和年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2006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年产值达200多亿元,销售额达300多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全行业提供就业机会约100多万个,并且已经形成了玻璃原材料加工、全玻璃集热管和热水器的加工、市场营销服务、机械加工装备、零配件生产等配套的产业链。

   伴随着我国太阳能产业的迅速扩大和太阳能热水器市场需求的增长,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的队伍也在日益壮大。据统计,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达4000多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国和消费国。但资料显示,这个行业中,实际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只有10家,前十名品牌市场份额相加起来也不超过20%。除去皇明、五星、亿家能、清华阳光等大型太阳能热水器制造企业外,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掌握在杂牌企业手中,产业刚起步就面临着巨大的服务信任危机。

   太阳能热水器有别于一般的家用电器产品,其产品构成、安装要求与售后服务都比较特殊,但由于行业中缺乏完善的行业标准和监督体系,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等情况屡见不鲜,无序竞争、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售后服务空置等不良行为也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行业形象,继续发展下去必将成为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桎梏。最新公布的《中国太阳能热水器消费使用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消费者对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满意度非常低,高达41.5%的用户表示极不满意,其中不满意的因素多以服务不到位为主,甚至34.5 %的用户表示找不到厂商服务。

   有专家指出,行业的规范与发展需要市场培育与市场监管并举,出台质量保证、维修服务、理赔标准等行业标准规范,提高行业进入门槛的高度,同时引导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的品牌消费观念,提供整体的热水供应方案。

   很显然,在太阳能热水器的购买中,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太阳能,而是方便、安全、节省、健康地使用热水。作为企业,应该提供家庭或单位的整体热水供应方案,不断创新产品和营销策略;作为政府,应该出台有关太阳能使用的鼓励或保护政策;作为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应该正确引导和协调沟通,使太阳能热水器在与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三分天下中,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据了解,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建筑内居民能耗比例持续上升,到2020年,建筑内能耗将会达到10.89亿吨标准煤,用电高峰期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运行。由此可见,“向屋顶要能源”势在必行。一些业内专家强调,当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也应看到,在太阳能利用和发展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对开发太阳能资源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够充分。在规划制定、项目审批、资金支持等方面,对太阳能应用的重视程度还低于常规能源。二是缺乏完整配套的太阳能应用激励政策和具体措施。太阳能产业发展和居民应用太阳能得不到政府的政策倾斜和补贴,太阳能产业发展水平依然较低。三是科技投入欠账较多,科技攻关成效不明显。太阳能利用领域的关键技术多为国外公司垄断,光伏应用等技术瓶颈一直没有实现突破,阻碍了太阳能产品的推广应用等。同时,行业标准缺失也是制约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技术门槛低,杂牌太阳能热水器充斥市场,影响了这个行业的整体效益。

    第二篇:强制与引导之辩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各项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广泛推广的条件。日前,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推进全国太阳能热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中国即将制定太阳能热水器的强制安装政策,并对当前的太阳能推广做了具体要求。其中规定,有条件的医院、学校、饭店、游泳池等热水消耗大户,要优先采用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新建建筑在设计时要预留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位置和管道等构件,尽可能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对既有建筑,如具备条件也要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特别是政府建筑和政府投资的建筑要带头使用太阳能热利用设施……

   国家对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引导性政策一经公布,立刻在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引起强烈反映。清华阳光太阳能公司吴振一认为,我们应该在要求强制安装的前提下,在建筑设计中明确要求屋顶和朝阳立面留出一定合理的空间,有利于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另外,建设部门要对产品规格提出具体的要求。市场上的产品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都有,都说自己的好,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要保证每家每户都有地方安装太阳能,在地方上可能要出台一些政策,进行集中安装,而不是一家一户地安装。这样解决起来就方便多了。

   北京天普太阳能公司程翠英认为:“第一,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制定强制性的标准。只有有了标准,这个行业才能健康发展。这个是要由政府、消费者、主管部门来共同完成。太阳能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标准没有跟得上步伐”。

   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认为,未来太阳能要取代电、取代燃气的话,必须要和它们一样好用。太阳能热水器冬天怎么办?热水不够用的时候怎么办?支架刮风的时候砸伤人怎么办?所以,应该先制定太阳能热水器的标准。过去汽车标准、家电标准是滞后的,但是太阳能发展这么快,而且有汽车、家电比照着,消费者的要求也高了,所以再摸着石头过河不太可能。

   从这些企业的态度可以看出,制定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政策,无疑将对这个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同时,除了强制安装的政策外,需不需要对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出台强制认证?由什么机构来实施这种认证?也是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很关注的话题。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申文明就认为,站在企业的角度讲,我们十分期盼着国家有这么一个机构对太阳能企业进行强制认证。要通过提高标准的门槛促进太阳能热水器的产品档次。

    第三篇:使用与安装之隔

   与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发展不尽协调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来自于一些“人为”因素的限制,如有些地方以“景观污染”为由限制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和使用,有些房产开发商认为设计图纸上没有设置热水器管通道,如果大批安装,水管外部垂落,影响房屋外部美观。一些建筑商说,斜坡楼顶不便于安装,安装如果不保质量,可能会产生漏水隐患。因此,许多小区或城市因“市容”而拒绝太阳能热水器。另外,太阳能产品自身的特点及消费者的观念也限制其发展,如很多消费者认为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起来不方便,要上水,且不能保证时时有热水,相对于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它的维护也比较麻烦。同时,太阳能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关于防雷击等安全问题也让消费者不愿问津,市场上屡屡发生的热水器倒塌、漏水、无热水等现象,使得消费者望而却步。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今年4月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指出,新建的公共建筑必须率先执行建筑节能或绿色建筑标准。他强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然而国内太阳能一体化的应用比率很低。仇保兴指出,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标准至今尚未出台。中国是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最多的国家,而其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却成为瓶颈。仇保兴坦言:“虽然建设部在1995年就已经发文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进度依然缓慢。”仇保兴表示,必须使精装修和绿色建筑一步到位。他说:“所谓绿色建筑,是全过程的资源都能得到有效利用的建筑,应当最大可能地使用可再生材料,循环利用建材材料。绿色建筑必须是精装修的建筑,不能让住户自己搞二次装修。鼓励推行各种可以选择的精装修的样板,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同时推行建筑节能标识的认证制度和相应的运行管理相结合,突破节能建筑的物业管理瓶颈。”

   针对目前太阳能热水器面临的现状,一些专家认为,如“景观污染”的问题,其实可以通过预先设计或建筑一体化等方式来解决,为了美观,垂吊着的保温管可沿着烟道、排气管走线;如果使用槽钢将热水器固定在水泥柱上,就不会破坏楼顶的防漏层;分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还可以将集热、贮热装置分离,把贮热部分安装在室内,把集热部分安装在屋顶或镶嵌在阳台、窗户上方,使集热部分与建筑有机地融为一体。对于产品性能问题,由于市场竞争和技术的发展,目前的产品已经多样化,可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真空管可从47毫米直径发展到70毫米直径等不同尺寸的管型,可以更充分地满足使用者日常供应热水的需求。同时,由于太阳能与电控制相结合等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对于很多宾馆和企事业单位而言,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并辅以电控加热将是提供常备热水的首选方案。

后记

   近年来,在国家《可再生能源法》、《2010~2020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太阳能热水器品牌战略的指导、推动下,中国太阳能热利用开发与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质优、物美、服务到位的产品越来越被广大用户所青睐,市场份额大大提升,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发展进一步规范有序。

   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安徽、广东、湖北等7个省、直辖市61家企业生产的61种产品,合格55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0.2%。本次抽查结果表明,一是连续的国家监督抽查促进了企业质量意识的提高,加强了质量管理,使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二是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好,本次国家监督抽查大中型企业产品的抽样合格率均为100%。三是2004年国家监督抽查中反映问题突出的耐压试验项目,本次抽查全部合格。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个行业的发展中,要提升自己的产品、技术、质量,接受市场的选择,为老百姓提供更加满意的产品,才是企业的第一要务。

   值得一提的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出的“中国名牌”评价目录和国家质检总局实施的“免检产品”制度,都把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列入其中,对引导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山东省为例,该省已培植出一大批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其中力诺瑞特、皇明、桑乐、亿家能等四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的销售量位居全国前10位,力诺瑞特、皇明销售额均超过了10亿元。在品牌评比中,力诺瑞特、皇明、亿家能三家入选首批太阳能行业的“中国名牌”,在全国七家中占三家;皇明是太阳能行业惟一的中国驰名商标。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