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风衣产品 合格率为98.7%
甲醛含量、pH值、异味、起球等项目单项符合率达到100%
数据统计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大衣、风衣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江苏等10个省、直辖市70家企业生产的70种产品,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8.7%。
此次抽查依据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及相应产品标准规定的要求,对大衣、风衣产品的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以及产品标识等10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抽查结果表明,一是此次抽查的甲醛含量、pH值、异味、起球等项目单项符合率达到100%。二是市场占有率较高、规模较大的大中型企业产品质量较好,所检产品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四项指标不符合规定要求
个别产品检出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禁止在服装染料中添加。抽查中有个别产品检出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个别产品面料、里料纤维含量与明示标识不符
强制性国家标准GB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对纺织品服装面料或里料的纤维含量如何标注有明确的规定。抽查中,有个别产品面料或里料的纤维含量明示标识与实测结果不符合。
个别产品色牢度不合格
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合格品的各种色牢度指标必须大于等于3级。抽查中有个别产品色牢度达不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个别产品覆黏合衬部位剥离强度不合格
国家标准GB/T2664-2001和GB/T2665-2001规定,覆黏合衬部位剥离强度应大于或等于6N,否则将影响大衣的外形和穿着质量。
专家建议
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郭子山
关于大衣、风衣产品色牢度不合格的原因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避免等问题,编者请教了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专家郭子山。
郭子山称,色牢度是衡量纺织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我国生产销售的服装产品,除符合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色牢度的要求外,还需满足相关产品标准对色牢度项目规定要求。根据服装产品的用途,一般考核耐洗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或耐光汗色牢度,以及针对婴幼儿的耐唾液色牢度。如产品有特殊要求,需要考核相关的色牢度,如泳衣,需考核耐海水色牢度等。耐光色牢度分为八级,一级最差,八级最好;耐水洗、摩擦、汗渍、水等牢度分为五级,一级最差,五级最好。
色牢度不合格的产品,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安全。因为染料的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人体皮肤的健康,甚至传入人体体内,导致病变。
色牢度差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染料的化学结构有关,按应用分类主要分为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和分散染料等。一般来说水溶性较差或不溶染料(如还原染料)的耐水洗、水、汗渍等色牢度好于水溶性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等)的色牢度,除活性染料外;(2)与被染的纤维材料有关,同一种染料染不同的纤维织物,色牢度也不尽相同;(3)与执行的染色工艺有密切关系,如织物前处理未达到染色要求、固色处理不充分以及染色后水洗及皂煮不良等都会降低色牢度;(4)外界因素。如洗涤时洗涤温度和时间、洗涤剂量等都会影响耐洗色牢度;(5)生产企业质量意识淡薄,没有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
如何控制好产品的色牢度?首先,作为面料生产厂家,需要根据染色产品的用途不同,对染色牢度的要求也不同。具有全面的染色牢度的染料往往价高或染色复杂,应针对染色产品的不同牢度要求,选择既实用又经济的染料,例如夏季服装面料则要求较好的耐光、耐洗和耐汗色牢度。同时,需要制定出良好的生产工艺如优化染料和助剂组合,织物染色前后整理等。
其次,作为服装生产厂家,尽管对面料只起到设计、缝制、后整理等加工过程,但对于面料色牢度不能确定是否符合的,要及时到权威检测机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