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金活恩:我选择坚持
2009-06-08 14:50:22 中国质量新闻网

    素描:

    他叫金活恩,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蓬镇蓬园菜籽加工厂经理。不高的个头、微微发福的身材和满脸的笑容是他给别人留下的招牌印象。天庭饱满也让他令人印象深刻。指挥起工人的他又展现了他的另一面,对简单工程实施的一丝不苟、对图纸上个别设计的坚持,都让人觉得他是个有点“固执”的人。

    再也不是小作坊了

    “质监局的同志本来是劝我转行干别的,但想了几天后,我还是决定自己投资改造生产环境,继续榨油。不为别的,因为从我父辈开始就干这个,就在这个地方,不是那么轻易能放下的。”没想到一个个小小的榨油厂竟然承载着两代人的经历,金活恩至今仍对榨油行业充满深情,所以也很能理解他为什么在质监部门来做工作之后就第一时间进行整改。现在他为改造已经投入20万元。

    正在整改的厂房外,还可以依稀看到这里原来作为一个作坊的原貌。几近露天的大棚上随意搭着几片黑色的麻布,地面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稍远处就是一片片的农田,另一侧经常有来往车辆扬起阵阵尘土……看到此番景象,质监部门建议金活恩转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金活恩虽然年纪不是很大,但已经有了怀旧的情结。他特意在整改之前拍下了整个所谓的“厂房”的照片,作为对过去的“祭奠”,也作为对现在明亮干净厂房拔地而起的一个见证。

    金活恩毫不避讳地指着照片聊起了榨油厂原来的一些细节。以前收到村民送来的油菜籽,没有设备检验它的水分,加工师傅就凭着经验在一批中拿一些用牙咬,用手抓,准确度暂且不说,单是这卫生状况就让人担心。以前这个作坊所有的面积只有100多平方米,而且是人流、物流不分通道,成品、材料不分地点,当然也没有更衣室、消毒室、化验室。

    现在,整个厂房改造后的面积将达600多平方米,仅用于生产的面积就有120多平方米。质监萧山分局的工作人员还帮助他采购了必要的化验设备,在6月份开始生产前,还会为他的工作人员提供化验检测专业知识的培训。金活恩笑着说:“等这些设备都用上了,谁再说我的厂是什么小作坊,我可不答应。”

    过去的“作坊主”

    “其实我们附近的镇还有几家从事榨油20多年的小作坊,前几天我还特意去看了看,他们正忙着利用这段时间帮助亲戚朋友榨油呢,我要是没有质监部门这么多同志的帮忙,估计现在也跟他们一样在忙着榨油。”金活恩的话中透露出了些许的惋惜。

    就在金活恩正在改造的厂房不远处,一阵阵的油香随风飘来,想必这就是他的感慨所在吧:一对老夫妇在小院里忙得热火朝天。金活恩说:“虽说还没到油菜籽成熟时节,但很多亲戚朋友听说他们6月以后就不能再榨油了,纷纷拿着往年库存的油菜籽来加工。因为两个人忙不过来,不少亲戚准备‘自助加工’”。

    远远望去,去杂使用的是全手动的鼓风装置,古老、传统。看着一个年轻男子用“手摇”的方式去除油菜籽中的杂质,那一刻仿佛时间倒流,感觉已经不是置身在萧山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

    金活恩指着正在榨取菜籽油的一位老大爷说:“那位老人家已经榨油20多年了,是我父辈一代的人。”看得出来,老大爷是是专注的,凭着20多年的经验,适时地添加油菜籽、调整火候。旁边的老伴是副手,主要给新榨出的油脱酸、脱磷,凭借的也是经验。榨油产生的渣滓就平铺在榨油机旁边的空地上。满院子的油香让人们在感叹老师傅们娴熟技艺的同时,也为这里的卫生状况隐隐担忧。毕竟,食用菜籽油是附近村民每天的必需品。

    6月之后,萧山的榨油小作坊都将消失,或停产或整改。

    “其实我们也是在近几年才觉得没有QS认证的小作坊不卫生,但是直到质监部门的工作人员跟我们说了要整改的事情后,我们才真正感觉这个问题很严重。我这里还有土地可以用来整改,扩大厂房,但是旁边的那对老人家就没这个条件了。你们也看到了,院子小,周围也没有空地可以使用,只好不做了。”金活恩说起了两家今后不一样的未来。

    “不过这样也好,万一不干净的油把人吃坏了,两个老人家也担待不起,再说都是亲戚。”这位曾经的小作坊主说。他的担忧也正是萧山质监部门整治食品小作坊的出发点之一,他的理解也是质监部门开展整治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

    未来的“金老板”

    一缕阳光进来,整改现场的一个大罐子在阳光中熠熠闪亮。这是用于存放成品菜籽油的储油罐。金活恩抚摸着储油罐外壁,向记者滔滔不绝地说起了他的长远目标,而这个大罐子就是实现目标的基础。

    榨油小作坊的盈利大部分来自帮助附近村民加工菜籽油时所收取的加工费。因为油菜生长受到季节的限制,所以收入也有限。有了这个储油罐,厂子不但多了一个收入的途径,还能不受季节限制,实现全年都有进账,这也是把榨油厂做大的一条必经之路。

    “其实改造一个榨油厂只要10多万元,但是我投入了20多万元,政府还补贴了3万元。我当初是这样想的,为什么不把眼光放长远点,一次性做到最好呢?说不定以后你们得叫我金老板呢!”金活恩说完就不好意思地笑了。看得出来,设备完善的大型榨油厂正是他今后将为之奋斗的的目标,同时这也是质监部门规范食品小作坊生产的目的之一。

    看着金活恩和不远处正在榨最后几桶油的老夫妇,记者不由心生感慨,曾经,他们从事的同样的事业;未来,金活恩为了祖辈事业的传承和发扬,选择了坚持;老夫妇,为了附近村民的健康,选择了放弃。看似一对矛盾的词语,在这一刻却有着同样的意义:为了健康,为了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