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泳具:选泳圈看3C
2009-06-22 15:41:22 中国质量新闻网

    在凉爽的泳池里躲避夏日的热浪,享受戏水的乐趣,这无疑是令人惬意的消夏选择。这让泳具市场的夏日“升温”成为了必然。在为款式新颖、色彩艳丽的各种泳具吸引之时,请你切莫忘记关注泳具的质量,特别是对于像游泳圈这样关系着生命安全的产品——众多质监部门的抽查结果显示,泳具质量不容乐观。

    

    新泳衣成了“染色剂”

    在北京市丽水园游泳馆,下泳池不久的张小姐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染上了泳衣的颜色。“没想到这么漂亮的泳衣竟然掉色,不知道这种掉色的染料对身体健康有没有影响⋯⋯”在众目睽睽之下,张小姐一脸尴尬地离开了泳池。据张小姐介绍,她是以40元的价格在一个批发市场购买这件泳衣的,当时“主要就是被鲜艳的颜色和时尚的款式吸引”。

    在北京市一家大型商场里,售价从19.9元到129元不等的各色泳衣琳琅满目。售货员说,入夏以来,泳衣销售很火,连上千元的泳衣也不乏购买者。经售货员指点,记者看到这些泳衣上均标有安全技术类指标:GB18401-B类(注:B类一般指可以接触皮肤)字样,同时还有生产厂家、材质、成分等标识。记者随后来到一家服装批发市场,这里卖的泳衣不仅没有以上标识,有的甚至连生产厂家、地址、联系电话也没有,商标也是用别针别上去的。

    据北京翠微商厦某品牌泳衣销售人员介绍,消费者在选购泳衣时,首先要注意看泳衣的面料成分。泳衣常用的面料大多以腈纶和氨纶为主。质量较好的泳衣,面料纹理要均匀,不透光。具体到数据方面,销售人员说:“氨纶含量在15%以上面料制作的泳衣是首选,此类泳衣可以随身体运动而自如伸缩。”消费者也可以在购买时,在接缝处试着拉一拉,检查是否牢固。

    据了解,在我国,泳衣作为家用纺织品之一,其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等安全及物理特性应该执行GB18401《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的规定。由于泳衣用料少、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一些私人加工点很容易制造伪劣产品,这就造成了市面上泳衣质量的良萎不齐。同时,很多消费者缺乏相关知识,在选购泳衣时只注意款式、价格等因素,忽视和健康息息相关的泳衣弹性、透气性、舒适度等因素,这就给了劣质泳衣可乘之机。

    

    泳圈“只要塑料就行”?

    在侵蚀泳衣市场的同时,劣质泳具生产商还瞄上了儿童。今年5月,天津市质监部门的抽查结果显示,儿童玩具的合格率仅为67%,而在不合格产品中就包括儿童游泳圈。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一些泳具专卖店和相关批发市场,发现游泳圈的质量相差颇大。

    按照《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儿童游泳圈属玩具类别,产品上必须有3C认证(国家强制认证)才可进入市场销售。而根据《充气水上玩具安全技术要求》中的规定,市面上出售的玩具充气式游泳圈,必须在醒目位置标注“非救生器材,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等安全提示字样。消费者应该在购买时看清产品是否有3C标志,是否标注生产厂家、厂址、电话、主要材质或成分、使用年龄段、安全警示语;是否有产品合格证,以保证儿童的人身安全。

    “游泳圈也要3C认证?我不知道。”在某市场的泳具摊位旁,正在选购游泳圈的赵小姐诧异道。拿起赵小姐挑选的游泳圈,记者并没有看到3C标识,也没有“非救生用具”等警示性提示。这里的部分游泳圈甚至没有生产厂家。商家对此的回答是:“都在大批进货时的外包装上,现在都撕掉了。”记者在几家大型的泳具专卖店看到,一些泳具上除有3C标识外,还有CE标识。销售人员解释说:“CE是游泳圈在欧盟地区销售的认证,质量更好。”当然,这类标有CE的产品价格极高,受众面相对较小。

    据了解,合格的儿童游泳圈的用料应该为PVC材料,但在几个批发市场的销售店面,几乎所有的售货员都不知道这一规定,有的甚至连PVC为何物都不了解。一个售货员竟然理直气壮地说:“一个游泳圈才十几块,我们哪管得了那么多,是塑料做的就行了。”

    质监部门的专家告诉记者,像这类缺乏基本资质保障的游泳圈,大多是“三无”产品,随时可能发生漏气等现象,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而其用料中有害物质的挥发,也可能侵害儿童的健康。

    

    游泳圈≠救生圈

    “游泳圈是充气的水上玩具,而救生圈制作工序复杂,圈里为实体,采用聚苯乙烯材料,外面包裹玻璃纤维布,涂上三层酚醛树脂,然后包帆布并刷数层油漆。与救生圈相比,游泳圈重量很轻,难以准确投掷,且塑料表面一遇水,便变得湿滑难抓握,同时还不耐磨。如果把它带到海里,容易破损漏气,危险性很大。”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