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的夏天,除了使用太阳伞、太阳镜等物理防晒措施外,以防晒霜为主的化学防晒措施也被消费者重视起来。面对种类繁多的防晒霜,消费者需要的是擦亮眼睛看说明,而不是竖起耳朵听宣传。
劣质防晒霜或成隐形“杀手”
家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秦女士最近就遭遇了这个“隐形杀手”。今年5月份,秦女士在呼和浩特一批发市场内购买了一款防晒霜,涂抹一周后,她发现脸上起了很多红色痘痘。为此,她专门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说,她的皮肤属于敏感性皮肤,使用化妆品不当引起了皮肤过敏。
谈起这次经历,秦女士气愤又无奈地说:“当时购买这款防晒霜时,导购说产品绝对不会有问题,再敏感的皮肤也能使用。而且当时也没有索要票据,现在此事无法处理了。”
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皮肤科的贺大夫说:“每年夏天,来就诊的皮肤科患者就会增加,其中就不乏防晒霜引起的皮肤过敏者,严重过敏的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记者在北京的某批发市场内看到,10元左右的防晒霜并非无人问津。随机打开一管防晒霜,里面的黏稠液体就哗啦哗啦往下流,白花花的液体中还有豆腐渣一样的东西。记者把少量液体涂抹在手上不到一分钟,皮肤就出现发红、发痒的症状,质量堪忧。
据一位从事精细化工的专业的赵先生介绍,防晒化妆品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并不是任何生产化妆品的企业都可以生产的。按照我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规定,生产企业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取得批准文号后,才能生产防晒化妆品。在这个批发市场里,记者发现,没有防晒化妆品批号的防晒霜并不少见,多数购买的消费者也没有查看批号的意识。
正规防晒霜也需合理使用
越小姐是一位骑车族,夏日来临,她在一家医药商店买了一种据说含有芦荟成分的美白防晒霜。可是等到一瓶防晒霜全部用完,越小姐的皮肤仍然出现了“黑白分明”的现象,暴露在外的皮肤还出现了脱皮。此时再看说明书,才发现:“本品对短波紫外线的阻隔效果较好,但对中、长波紫外线阻隔效果较弱,防晒效果会因人而异。”
专家提醒,越小姐的个案很具代表性,正规品牌防晒化妆品SPF值应在15〜22之间最适合国人皮肤,但对于需要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的人群,选择防晒化妆品的SPF值在25〜30之间。
其实,防晒护肤品的消费误区还不止于此。一些消费者认为防晒系数越高,防晒效果就越好。但从事精细化工的赵先生介绍:“防晒系数越高,油腻感就越重,皮肤负担就越大,容易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正确的方法是在不同的环境选用不同防晒指数的产品。”而且,涂抹防晒护肤品也不是越厚越好,SPF值的防晒效果也不能累加,涂两层SPF10的防晒霜的防晒效果就只能起到一层SPF10的防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