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晚10时许,因床头正在充电的手机电池发生爆炸,47岁的广州男子江兆安左眼被炸瞎。伤者花13元购买的山寨电池疑为祸首。而在地球另一面,苹果的iPhone手机在一个月内出了三次事故。这让很多人感慨,原来知名品牌的电子产品也有可能是山寨品质。
“最时尚的IT炸弹”
乔布斯近来日子大概并不好过。
身为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曾经称iPhone手机“棒得超乎想象”,但现在该产品负面新闻不断。从安全漏洞到裂屏,从过热到电池短命,最令苹果迷担心的是,他们心爱的iPhone竟会爆炸,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8月14日消息,一名法国男子因其女友的苹果iPhone手机屏幕爆炸而被炸伤眼部,所幸并未影响到视力。据路透社报道,欧盟执委会发言人海伦·科恩斯说:“苹果对我们表示,他们认为这些事件只是孤立个案,并非普遍存在问题。他们正试图进一步了解媒体所报导事件的细节,将进行必要测试,调查事故原因。”苹果总部未对科恩斯的言论置评。
事实上,苹果所谓的“孤立个案”已经在欧洲频频发生。国外媒体报道,Pieter是荷兰西部城市莱顿的一位iPhone3G用户,据他的描述,他把处于待机状态的苹果手机放在汽车副驾驶座上离开了,数分钟后他返回时发现,爱机在汽车内起火燃烧,着火的iPhone手机还烧穿了汽车座椅。
当事人随后联系了苹果公司与当地运营商T-Mobile,但两家公司都表示自己在这起事故中不负有任何责任。
更为糟糕的是,在过去数年中,有多起苹果公司产品自燃、爆炸的事故发生,以至于苹果系列产品被业内戏称为“最时尚的IT炸弹”。
根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提供的资料显示,记录在案的iPod着火事件共有15起。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些案例中,苹果公司均持对消费者投诉不予理会的态度,甚至爆出了欲以“封口费”掩盖iPodTouch爆炸的丑闻。
中国容忍“爆炸的苹果”
消息传来的时间点有些尴尬。
虽然中国联通仍遮遮掩掩,但经过其广东公司的“泄密”事件后,中国联通引入两款支持3G的iPhone手机的消息几无疑问,苹果iPhone入华已经进入倒计时。
然而,相比欧洲市场,国内消费者对“爆炸的苹果”的“容忍度”惊人的高。记者采访了几位热衷于电子产品的消费者,竟无一例外地表示手机爆炸“这很正常”。在一家央企工作的小吕说:“过去也听说过电子产品爆炸,好像很多大品牌都有过先例吧。我相信这些只是个案,什么品牌能万无一失呢?我买的ipod没有过热这些问题。”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小刘则表示,他对iPhone“觊觎”已久,并不会因为近期的爆炸事件影响他对苹果产品的喜爱。“电子产品不出问题则已,要出问题一般都会比较糟糕,会爆炸也很正常。苹果手机爆炸是不是因为电池?我记得几年前国内第一例手机爆炸致人死亡案件好像就是电池原因。”
小刘提到的事件发生在2007年6月19日,位于甘肃金塔县双城镇的营盘铁选厂一电焊工作业时,手机电池突然爆炸,导致其肋骨断裂并刺破心脏而死亡。
同年12月,深圳杨先生更换手机电池时,电池突然发生爆炸,将其眼睛炸伤。2008年4月,浙江嘉兴市民林先生在一理发店洗头时,手机电池突然爆炸,衣服被当场炸穿。所幸的是,林先生的衣服当时挂在衣架上,人没有受伤。
一方面,手机电池爆炸事件频仍;另一方面,涉及电池爆炸的知名品牌越来越多。2007年7月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抽查时,摩托罗拉、诺基亚手机电池样品在检验中发生爆炸起火,所抽查40批次手机电池的合格率仅为60%。
两年过去,手机电池质量虽有所提升,但依然不容乐观。7月20日,上海市工商局对沪售GSM手机及其所配锂离子电池进行了质量监测,合格率为84.2%。
据了解,改变手机系统固件与使用劣质充电器均会造成手机电池爆炸,不过手机电池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仍是手机爆炸的主要原因。听惯了此类事件,难怪中国消费者可以“处变不惊”。
电池如何变得“不安分”
“有两种可能性导致手机电池爆炸:一是手机最重要的电芯部分,当出现过充、过放等情况时,有可能击穿劣质电池电芯中的隔膜,使电芯中的正负极短路产生爆炸;还有一种情况是,保护电路失效也会造成爆炸。”长期从事电池检测的许丰工程师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手机电池主要由电芯、保护ic和封装三个部分构成。合格电池采用质量可靠的安全控制电路,防止短路发生。同时,在电池进行封装时,合格电池会在壳体上设置泄放内压装置,防止压力过大而出现膨胀。
从10元到数百元,市场上的手机电池价位不等。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十几元的手机电池往往是用简单的几块电阻拼装而成,电芯质量非常差,而保护板根本起不了保护作用,一旦充电可能导致瞬间高温,容易引起爆炸。”
电池壳体材料的选择也不容忽视,一般有钢/铁、铝、薄膜几种材质。薄膜外壳则多用于原装大品牌电池,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正规厂商大多会选用铝合金,这种材料较薄,对压力有一定的伸缩度。而假冒产品多使用最便宜的钢/铁外壳,电池爆炸之后,钢铁碎片会马上炸开,带着高温割开人的皮肤,不亚于一个小型炸弹。
专家指出,品牌厂商大都采用指定电芯厂商、指定“保护ic”厂商的供货,然后交由指定的电池封装厂进行生产组装。这“三指定”的环节既决定了手机电池的质量,也势必提升了电池成本。
据长期从事手机配件销售的人士透露:“国际知名品牌正品手机电池的生产成本可能比中国本土高出十倍。”
虽然现在苹果iPhone爆炸原因还没有定论,但大多数被访者倾向认为是电池爆炸。但为何iPhone会用上劣质电池,到现在为止依然是个谜。
加强监管力度
iPhone因为名头大,关注的人也多,但在中国,大家却似乎都认可了低劣的产品环境。这从红火的二手手机电池市场可以稍探端倪。
一位手机销售员说:“主要原因是正品电池的价格超出了部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很多消费者的手机才一两千元,最多用上三四年就打算换,为了一块原装电池再花去四五百块,许多人会觉得不值得。”该人士说。
消费者对低价手机电池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部分不法分子通过回收废旧手机电池进而伪造、销售劣质电池的行径蔓延。
据了解,常有一些不法分子在废品收购站论斤收购废旧电池,然后取出电池芯进行分类、清洁、充电、焊接电路,再套上品牌手机电池外壳,塑封后制成一块块假冒伪劣电池。
记者在百度搜索“求购废旧手机电池”,共检索到195000篇信息。有人开出0.5〜0.8元/个的回收价,而有塑料包装的电池回收价则为1.4元/个。并没有证据指出这其中有多少人在从事非法的拼装假冒电池活动,但这些交易显然是处于“监管真空”状态下的。
某“跳蚤市场”网站的一则信息吸引了记者注意:“现热销的产品有:诺基亚手机电池4.8〜6.8元/块,三星的手机电池4.8〜6.8元/块,索爱的手机电池4.8〜6.8元/块,摩托罗拉的5.5〜8元/块。手机电池支持混订20块才发货。我公司主供应的是电池电芯,电池电芯1000块发货。”留下的联系电话是深圳区号。
据统计,截至2008年,全球手机用户总数达到40亿户,我国手机用户超过6.4亿户,成为手机拥有量最多的国家,并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同时,我国也是手机电池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以一部手机配2块电池计算,现有手机电池就超过10亿块,每年仅废旧手机电池的产出量就超过2万吨。
相对于如此庞大的产出,废旧手机电池的回收利用监管相对缺失。“买和卖通过网上交易就可以达成,如果这个过程较难控制,其后的仿冒加工过程应该有个实际场所,希望有关执法部门可以加大打击力度,让咱们老百姓更放心地使用手机这个必需品。”虽然能够容忍苹果“个别产品出现缺憾”,小刘还是表达了他对二手手机电池市场的担心。
业内人士指出,从2007年开始酝酿的手机电池统一标准至今仍未出台,“难产”的原因在于不同手机厂商基于各自利益诉求对于统一标准存在分歧。“标准尽快出台,监管更加到位,只有做到这两点,手机电池的乱象才能渐渐改善。”该人士对记者说。
Tips
手机防爆攻略
1.使用原厂手机电池
2.不要随意破解、改装手机
3.尽可能使用原装充电器
4.避免高温使用环境
5.不使用破损电池
6.尽量不要长时间通话
7.避免一边充电一边打手机
8.不要将手机挂在胸前
9.可使用耳机接听电话
10.避免给手机充电时间过长
Tips
苹果产品爆炸记录
iPhone 3G上市不久,有一名用户在论坛上爆料称,自己的iPhone3G出现了内部自燃的现象,致使他的皮肤被灼伤。
2009年3月,意大利人蒂姆·科尔波尼表示,自己对3G版iPhone智能手机充电3小时后发现,充电器竟然冒出火花,并导致充电器同机身接口处被烧焦。
一位15岁美国男孩将iPod Touch播放器放在裤兜里后,iPodTouch发生爆炸,致使大腿烧伤。
瑞典的一位用户的车被烧得面目全非,据调查跟车内的iPod有很直接的关系。事后苹果公司在其网站上提醒说应避免将苹果产品遗留在封闭车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