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梅塞德斯-奔驰(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毛京波
2010年4月,一些冰凉的信息出现在汽车市场,库存已经突破100万台,汽车经销商开始尽可能地多卖车。但对于奔驰,强大的品牌价值似乎令其身处桃源,面对“市”态炎凉,而油然生起隔世之感。一个强大的品牌离不开创新的营销。对于奔驰市场营销策略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毛京波。从三里屯smart雪球,到明星团队在三叉星下的聚拢,人们通过她和她的团队,认识了一个更亲近、更年轻的百年老店。
《品质汽车》:豪华车在国人心目中有光环。5年前,奔驰、宝马和奥迪形成了国内豪华车市场三驾马车的竞争态势。5年后,奔驰品牌在客户心目中的价值与5年前相比,有什么变化?这一光环是更耀眼,还是有所改变?
毛京波:梅赛德斯-奔驰不断攀升的销售成绩是客户认同的最佳表现。近年来,在豪车车领域的竞争中,奔驰的增幅最快,2009年增长77%,2010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达112%,品牌的力量是支持奔驰这一成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一直开展的“品牌复位”,让中国消费者深切感受到梅赛德斯-奔驰所体现的多元、年轻、时尚的领袖品牌形象,而且,这一战略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
《品质汽车》:的确,奔驰品牌近年来在品牌塑造以及市场营销方面变化很大,能否盘点一下您加入奔驰品牌3年来的收获与挑战?
毛京波:梅赛德斯-奔驰是汽车的发明者,它引领了汽车文化的发展潮流。在124年的历史中,积聚了强大的品牌力量,而这种力量也使奔驰品牌极富魅力与激情,不断超越自我。我很喜欢的一本书,书名是《激情不灭》,讲的就是奔驰品牌百年传奇,而这些富有激情的传奇正是我们取之不尽,受益颇丰的源泉。奔驰是一个你越走近她越会被她的传奇与创新所折服的品牌,永远能带给你力量与惊喜。
另一方面,百年品牌与生俱来的领袖地位和历史责任,也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非常自豪的是,在市场营销领域,奔驰中国捍卫着领导者的地位。与此同时,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案例,也被总部注意、认可并推广。在2010年年初的全球市场营销会议上,中国市场的优异表现被多次提及。并且,我们高兴地看到,奔驰为全球几大重点市场制定的策略与我们正在做的不谋而合,例如,强调品牌的丰富性、年轻化,让品牌实现复位,开展全时营销等等。现在,奔驰总部关于市场营销的很多决策都会预先倾听奔驰中国的建议。
《品质汽车》:在市场营销方面,奔驰的本土化做得非常好,例如我们看到最近林志玲和张涵予出演了GLK的电视广告。您是如何推进和实施国际品牌本土化的?
毛京波:这个问题非常好。国际品牌本土化是一个非常有战略性的课题,把握不好一个度,就会做成“四不像”。奔驰中国在市场营销本土化上有几个特点,可以用“中国面孔、中国元素、中国制造”三个要点概括。
首先,聘用最熟悉市场的本土精英,进行“中国制造”。以电视广告为例,2010年,我们会在中国市场播出15部电视广告,而其中有7部是由中国团队针对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
其次,是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深入植根于我们的传播中,创新运用中国元素,而不是浮于表面。例如,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大家看到了著名艺术家徐冰先生用“新英文书法”的设计点缀了我们的展台,这是我们向总部提议并积极推动实施的。
第三,善于使用“中国面孔”,包括电视广告和市场活动。例如,近年来我们邀请了费德勒、黄晓明、张涵予、林志玲、章子怡、柳云龙、陆毅、鲍蕾等国内外明星出演我们的电视广告,在有故事的情节中巧妙区隔了不同产品的定位。
《品质汽车》:有评论说,您统率的市场营销活动的特点是善于运用大手笔。对此,您怎么看?
毛京波: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文明悠久的泱泱大国,梅赛德斯-奔驰是全球汽车行业的发明者和领导者,是引领行业发展的伟大品牌。因此,我们在中国市场开展的营销活动必须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恢弘大气,而大气并不代表着高额投入,这是我们要特别强调的。
在过去3年间,我们促成了很多大项目。例如,我们成为国家大剧院第一家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将长期冠名上海世博演艺中心为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去年,我们在太庙举办S级轿车的上市庆典。在我们看来,这些合作之所以能够水到渠成,是一种精神上的契合,也就是说,很多项目只有具有领导风范的品牌才能够担当。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小投入,大产出”、“以小见大”的项目。例如,我们在三里屯Village摆放了smart雪球,让年轻情侣融入smart创造的城市爱情故事;又如我们特别制作的S级轿车的复古幻灯片,在方寸之间传递了百年品牌的经典与辉煌。所以说,无论是大投入还是小创意,我们都讲求一个要点,那就是品牌的内涵与大气,这是一致的。
《品质汽车》:最近,一些竞争品牌在营销、公关等方面加大了沟通力度,如宝马最近开始了全新品牌愿景“宝马之悦”的传播攻势,而奥迪则调整目标成为“最具魅力的高档品牌”。面对挑战,奔驰将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毛京波:我们注意到了这些转变,奔驰向来欢迎竞争,正如我刚才讲到的,奔驰中国在市场营销方面处于领跑地位,而面对挑战,我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完善和超越自我。市场营销是一场长期的无硝烟战争,我们不仅要打赢一场战役,更要赢得长期的战争。我们的营销战略非常清晰,第一,只做领袖品牌应该做的事情;第二,要做就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