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在米村拌饭的11周年上,创始人周强宣布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2024年,米村拌饭的销售和开店数双双位居中式快餐前列。面对这一耀眼的成绩,周强却作出一个大胆决定:今年将暂停高速扩张,取消门店淘汰制,选择向下扎根,夯实基础,为未来的再次扩张积蓄力量。
这一转变,意味着米村拌饭自身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从延边出发,温暖三餐的“饭香”飘向全国
米村拌饭,以朝鲜族美食为根脉,秉持“花钱少、吃得好”的初心,从延边小城走向世界舞台。
11年间,1855家门店应运而生,29210名员工并肩同行,这份惊人的成长速度,不仅是商业版图的扩张,更是民族美食文化的有力传播。
近两年,米村拓店速度惊人:2023年新开500家,2024年新开800家。逆势扩张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一套完善的人才机制,这得益于米村巧妙融合了师徒制、合伙制和赛马制。
藏在心底的温暖,再次成为前行的灯塔
米村曾经总结自己十年磨一剑的核心优势:让顾客吃得好、花钱少,快餐的价格、正餐的体验,无论男女老幼,都能在米村满足一顿好饭的需求。随着门店数量增加,为保障门店运营水平,公司试行激烈的赛马机制、但考核压力让店长过度关注考核指标,缺失很多幸福感。
就在外界预测米村将继续高速扩张时,周强毅然在年会上按下暂停键,并重提11年来的创业初心——爱、信任和帮助。
周强宣布,今年的五项重点工作:取消考核与淘汰制,转向以“爱、信任、帮助”为核心,减轻店长压力;成立优化小组,实地帮扶门店解决团队建设、成本管控等问题,并持续提升顾客体验;用复购率、来客数增长、员工流失率等长期指标替代短期考核;计划用一年时间走访22个大区;与大区经理共同研讨门店问题;收回亏损门店,保障合伙人利益,维持信任基础。 用“帮助”替代“考核”,为门店解决实际问题。
“爱、信任和帮助”,作为其管理范式转变的密码,其实一直镌刻在周强的心上。这是米村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从一碗拌饭成长为千店连锁,米村的成功,主要在于三点:一是对顾客好;二是对员工好;三是对合作伙伴好。
米村拌饭源于素有美食之都之称的吉林延边,2021年,朝鲜族石锅拌饭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回首11年,米村的首家门店至今仍在营业,迎接来来往往的新老顾客。观察米村的发展轨迹,米村坚持直营体系管理,专注做好一个品牌。同时观察到米村门店的个性选择,选址以北方为主,85%以上都是商场店,面积在90-150平方米之间,人均客单价在27元左右。
11年来,米村从无到有,从延边到全国再到海外,“爱、信任和帮助”的基因始终在引领米村。这次米村向行业宣告,企业的长远发展,从来不是靠冰冷的制度堆砌,而是要以人心为基石,用温度凝聚力量。
烟火气里的匠心,舌尖上的温暖承诺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米村是一个对品质有匠心,且温暖有人情味的中式快餐品牌。
米村免费提供的米饭、泡菜和海菜汤都是优质食材。菜品中的酸菜只取黄心大白菜;海菜来自北纬37度至39度的冷水海域;每一枚鸡蛋,都是无抗灭菌的鲜鸡蛋。
米村的品质匠心,离不开现炒现作与产品出新的频率。以招牌石锅拌饭为例,食材在滚烫的铁板上发出嘶嘶声以及腾腾热气,最暖人心是烟火。
今年4月上新的红烧深海鳕鱼,米村将其称为“一口鲜香的升级之作”,食材选用自然生长的深海鳕鱼,肉质鲜嫩。先炸后烧,外焦里嫩,口口喷香。其做法源自延吉当地特色“石板明太鱼”,十年间不断改进,这次更加入手工去骨去刺的操作。这种将匠心融入快餐的坚持,打破大众对快餐“标准化、无温度”的刻板印象,也重新定义了中式快餐的品质高度。
社交平台上,被感动的温暖瞬间
在各种社交平台的碎片记录中,米村的温暖早已溢出屏幕。
有网友分享,中午在米村吃完饭,有个70多岁的老太太进来。见服务员在收拾邻桌的餐具,她起身问,有吃剩的饭吗?我小声问服务员,老人经常过来吗?服务员说她昨天来了,我们给了她一份员工餐。后来我过去问老人,你要吃饭吗?我给你点一个吧。老人连连表示感谢。等餐过程中,微信提示,付款被退回来了,服务员说,这顿饭不用您来掏钱,我们来就行。
有网友用“素描”复刻店员和顾客的对话。店员说:“这里有免费的米饭和泡菜”。顾客答:“我没钱”。“没事,要是不够再去加。”“需要我帮您打包一下吗?”“太不好意思了,我去后面帮你把这两个碗刷了吧?”“没事,您正常走就好了”。
有网友不经意间“被暖到”的故事。网友写道,结束了一天工作,在米村选了最爱的香辣鱿鱼,又点了没吃过的香辣小炒牛肉。小炒牛肉上来之后,显得有些干干巴巴,就咨询服务员小哥,他毫不犹豫地说要退单重做。没过几分钟,果然重新上了一盘,菜品令人非常满意。没想到,小哥还给我退单了,两个菜都退了,我以为他操作失误,他却特别肯定地说就是退单了。人家不差事儿,咱也不能差事。吃完饭我重新点单(付款),告诉了服务员小哥,转身就走(网友傲骄地表白——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免费为老人提供餐食、体谅顾客困境的包容,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构建起米村与顾客之间超越交易的情感纽带。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米村用真诚的服务证明:最动人的品牌宣传,永远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互动。
告别“赛马”的拚杀,共赴“温暖”的远方
外界普遍认为,周强重提“爱、信任和帮助”,是对米村管理模式的彻底重构——从“赛马内卷”转向“长期健康”,这对米村在行业寒冬中稳健增长至关重要。
这场变革关乎米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唯有以“人”为本,才能穿越周期,行稳致远。
周强回顾创业初期,动情地表示,自己亲自为顾客炒菜,忙完后去市场买鸡、排骨、鱼,炖给伙伴们吃,目标是“让伙伴吃得好,利润好了再涨工资”。公司组织店长给伙伴过生日,每周一举办幸福会,每月开会后包饺子,举办运动会和拉练等。特殊时期停工期间,自己拿出积蓄发工资,走遍东三省门店做团建,陪伴伙伴。
周强承诺重启创业初期的“浪漫”,恢复“幸福每周一”活动,总部承担1000元月度门店福利费用。为店长父母发放1000元红包和感谢信,业绩优秀的员工奖励海外游。
周强表示,2025年米村的目标是向下扎根,夯实基础,而后发力开疆扩土。在挑战新开360家门店的同时,计划培养1000名新店长,持续提升伙伴和店长的收入,提高所有伙伴的幸福度。
米村的答案:让温暖成为发展的底色
从一家边陲小店到众多门店,米村的成功,本质上是对“商业向善”的完美演绎。
现点现炒的锅气构建了品牌护城河,面对“卷价格、卷规模”,米村选择“卷人心”,将顾客当家人、视员工为伙伴、与合作伙伴共成长的理念,不仅筑牢品牌稳健发展的深厚根基,更给行业带来深刻启示——在熙熙攘攘的商业世界里,温暖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驱动企业基业长青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