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民生>>民生热点>>
宁波市鄞州沐嘉二手车经纪公司发布虚假广告被罚25万元
2019-01-31 10:02:36 中国市场监管报网

案情简介

办案机关: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市场监管局

处罚时间:2018年10月9日

处罚结果:罚款25万元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沐嘉二手车经纪有限公司为一家从事二手车经纪、经销公司,有固定业务员30名。为了吸引顾客,当事人从2017年3月开始,每天通过开早会、进行业务培训等形式,要求业务员在汽车网站发布虚假的二手车车源信息,每个业务员每天至少在网上发帖20条至30条,车辆图片主要来源于网络汽车图片及街头汽车照片,车辆上牌年份、里程等信息则随意编造,以明显低于同款二手车的价格吸引各地消费者上门。待外地消费者上门时,又以各种理由如车子已卖、车主不卖、该车是事故车等告知消费者其看中的二手车现已无法交易,之后业务员推荐给消费者其他价高二手车,想方设法让消费者尽快签下合同。发布车辆信息的付费网站账号由当事人开通,当事人负责对业务员进行培训销售技巧。完成车辆交易的,公司和业务员按比例分成。

2018年4月12日,宁波市鄞州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与鄞州区公安分局民警依法对当事人的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当事人的业务员被带至派出所调查。

2018年4月13日,鄞州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鄞州区公安分局姜山派出所内对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业务员进行了询问,并提取其在汽车网站发布的5辆二手车的车源信息,确定发布者的登录用户名及密码,固定了其发布虚假车辆信息的证据。

鄞州区市场监管局认为,当事人为吸引顾客,要求员工在汽车网站上发布虚假二手车车源信息的行为,属于当事人在汽车网站上发布虚假二手车车源广告的行为。当事人发布的上述广告属于《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一项所指的虚假广告,其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第四条的规定。2018年10月9日,该局根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办案人员谈体会——

整治行业乱象需组织协调到位,联动长效监管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二手车的消费投诉举报呈高发态势,其监管涉及公安、城管、市场监管部门和检察院、法院等,投诉举报处理数量多、难度大,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鄞州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二手车专项整治。宁波市鄞州区市场监管局在专项整治工作中担当有为,在职责范围内严查虚假宣传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案的查处,是鄞州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区政府号召,破解社会难题、敢于亮剑的体现。

二手车市场违法行为查办难点

二手车投诉举报处理难度大、违法行为查处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二手车销售各方故意营造销售信息不对称环境。如个别4S店故意对以旧换新收购的事故车不填报维修记录,维修后提高事故车价格销售给知情的二手车中介公司,使人无法查明该车真实历史维修记录。收购上述事故车的中介公司将车辆进行多次交易登记,使人无从查证原车主的车辆保险理赔记录。二手车原车主(部分是中介公司收购登记于个人名下)签订售车合同由中介公司找人代签、车辆交易登记时由中介公司代办,以避免合同承诺或正面回答购车者的问询,也为中介公司隐瞒事实,辩称车主未告知实情创造条件。上述做法,使得二手车的销售价格只能由少数专业人员准确评估,造成销售信息不对称,从而让销售方利益最大化。

二是消费者对中介虚假宣传、故意隐匿信息等行为举证困难。由于交易车辆销售信息不透明,给无良二手车中介公司提供了虚假宣传牟利的空间,加之行业准入门槛低、业内二手车源信息共享、获利空间大等原因,使得网吧式二手车中介公司大量设立,吸引许多社会闲散人员进入该行业,处心积虑设计“套路”,既能让虚假宣传有效又可以规避举证责任。如为了吸引潜在购车者问询,涉案当事人的业务员通过网上截图、街头拍摄等方式杜撰质优价低的二手车车源。一旦购车者到场,业务员则以车已售出、刚出事故维修等理由搪塞,代之以同类车源应对。为了打消购车者按揭不成的顾虑,业务员虚假宣称车辆按揭利率低、手续简便门槛低,甚至让无法核实身份的“按揭公司职员”印证其说词,故意隐瞒烦琐的按揭手续、畸高利率及各类费用,诱骗消费者前来购车。在消费者看车后,则千方百计诱惑消费者在不了解车况、按揭手续与收费项目的情况下,签订购车合同支付定金。之后,消费者的各种选项,均能让二手车中介公司从中受益:扣没定金,获取高利率按揭的返利,销售问题车辆获取高额中介费。由于二手车中介公司团伙作案,精心设计,关键的虚假宣传内容口头表述,往往让消费者举证困难。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执法人员在现场按消费纠纷处理此类违法行为,执法效果往往不理想。

三是取证难度大,执行周期长。消费者投诉大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消费者交付定金后,发现不能按预期办理按揭或利率、费用过高,要求退回定金未果;第二种情况是,消费者购车后,发现所购车辆为事故、泡水车等问题车辆,或车辆曾被篡改里程数,向中介公司交涉往往未果。在第一种情况下,消费者很难证明按揭不符合预期是受中介公司误导所致。而在第二种情况下,消费者要举证车辆有重大问题,需要提供鉴定机构出具的相关报告,才能达到退车目的,而进一步证明二手车中介公司欺诈或故意隐瞒信息则十分困难。就算执法机关克服种种困难取得相关证据,依程序作出处罚决定后,也会面临申请强制执行周期长、当事人在强制执行前关门或无可执行财产等问题。

加强部门联动开展高效调查

针对上述二手车市场乱象整治难点问题,鄞州区市场监管局借区委、区政府组织开展此次专项行动的东风,勇于破解难题、敢于碰硬,制定周密计划,加强部门联动,最终顺利办结本案。

一是加强部门联动,突出行动要点。在本案处理前,鄞州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由中河街道办牵头组织的专项行动,以协调会形式明确区市场监管局与公安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在资源共享后分析案件办理难点。同时,明确公安机关与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联合检查行动后,将不够刑事立案标准的案件在第一时间交区市场监管局予以行政处罚。

针对本案情况,鄞州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经过分析认为,取证要点在于当事人发布的二手车信息,取证难度在于二手车中介负责人、销售人员会以各种理由拒绝配合并相互推诿,需由公安机关实施传唤并确保各方不能串供。在开展联合检查当日,执法人员联合民警加班连夜完成初步调查工作。在确定无其他够得上刑事立案标准的行为后,执法人员于第二日一早赶赴派出所,在派出所办案区对留置的上述涉案人员作询问笔录。由于二手车中介负责人、销售人员信息隔绝,执法人员顺利固定相关证据,为查办本案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准备充分,调查高效。执法人员在查办本案时准备充分,分析大量投诉举报资料,对当事人情况进行摸底,与公安机关及时衔接。同时,执法人员制定周密计划,将现场检查时间、现场检查取证、行动人员分工、笔录询问重点加以落实,确保了调查过程有条不紊。执法人员与公安机关联合执法行动时,民警控制该公司经营场所的工作人员,执法人员检查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店长电脑资料,提取二手车交易合同、员工工资表等资料,当晚在派出所进行初步询问,提取案件相关证据,进行案件调查小结,确定案件定性后,次日就对二手车中介负责人、销售人员进行针对性询问,完成调查终结报告。执法过程一气呵成,调查开展高效。

加强组织协调建立长效机制

本案能顺利查办,除了监管部门制定周密计划,加强部门联动开展高效调查外,执法人员认为还有赖于做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领导和组织协调到位成就二手车市场乱象整治的硕果。鄞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组织开展整治二手车市场乱象专项行动。在区政法委牵头下,各个部门形成了良好的联动机制。在执行层面,此次联合调查行动由中河街道办牵头,辖区派出所、市场监管所以及城管中队等部门形成强大执法合力。通过协调会的形式,各部门的职责、工作方法得以明确,部门之间协作得到强化,进一步从上到下坚定了整治二手车乱象的决心。

二是科所联动的工作模式发挥了市场监管的利剑作用。鄞州市场监管局领导亲自组织布置二手车市场乱象整治工作,明确牵头领导和工作科室,确定辖区直属市场监管所负责具体整治工作的落实,举报投诉处理中心归纳总结投诉举报相关数据,稽查大队派骨干力量全程参与案件查办,行政审批科、市场合同科、企业监管科、法规科全程提供业务指导,科所联动,大力推进二手车市场乱象整治工作。

三是“四个平台”的共治保障了专项整治的成效。鄞州区市场监管局借助涵盖乡镇(街道)基本管理服务功能的“四个平台”,在整治二手车市场乱象专项行动中推动建立规范有序的工作和协同机制,形成社区治理合力。在本案前期调查时,鄞州区市场监管局采取联合检查的方式,联合执法人员在辖区内开展了“扫街”行动,全面细致地进行摸底排查,并建立起基础数据库。依据“扫街”行动形成的基础数据,鄞州区市场监管局对排查摸底情况进行依法、科学的研判核定,划分出不同的类别,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施策、层层推进的原则,制定分类处置意见。根据市场监管职能,鄞州区市场监管局对无照经营的单位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扣押,并责令停止相关经营活动及立案处罚;对区外异地经营的二手车单位限期责令改正,对拒不改正的单位予以行政处罚;对二手车经营单位涉嫌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行为立案查处,以高压态势震慑不法分子。在查办本案后,鄞州区市场监管局对二手车行业进行“回头看”,依托社区民警、网格员、协管员进行跟踪回访,并拓宽投诉渠道。

四是控增量、减存量、强监管,优化长效监管机制。二手车整治的工作方向是减存量、控增量,即对现存企业严格监管。鄞州区直属市场监管所联合公安机关对辖区二手车行业进行3轮集中执法行动,目前已办结各类案件8件、罚没款66.6万元。同时,鄞州区市场监管局对现存的二手车经营主体通过建立二手车行业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联合公安机关对二手车经营单位负责人不定期开展培训教育等方式,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守法诚信经营。2018年以来,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5968人次,检查二手车经营户1795户次,处置二手车举报投诉1642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查处商业贿赂、虚假宣传等违法案件29件,罚没款229万元。二手车交易纠纷投诉比去年同期下降75.85%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市场监管局 汪丽丽

(责任编辑: 六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