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答消费者的疑惑,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联合福田、宝安、光明区消委会开展无线充电设备比较试验,由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执行,深圳市钛和巴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检,对30款热销的无线充电设备进行测评,本次发布10款无线充电器(又称:底座式无线充)比较试验结果。
【摘要】
一、测试的10款样品均符合相关测试要求,其中华为、小米、苹果、自格、安克、公牛6款样品各方面表现优异,获评五星。
二、6款获评五星,4款四星。
三、综合充电保护、异物检测、发热要求三项结果显示:迪奥科、品胜、华为、苹果样品表现较好。
四、综合兼容性、充电时间两项结果显示:华为、小米、苹果样品兼容性较好,且充电时间最快。
(一)兼容性:华为、小米、苹果、机乐堂样品表现优异。
(二)充电时间:各品牌样品表现不一,从1小时10分到4小时55分不等。
1.苹果12手机充电时间最短的是:安克(2时22分)、苹果(2时23分);
2.华为P40 pro手机充电时间最短的是:华为(1时14分)、机乐堂(2时24分);
3.小米11手机充电时间最短的是:小米(1时10分)、机乐堂(2小时02分)。
一、样品情况与测试方法
本次无线充电设备模拟普通消费者从线上购买了10款无线充电器样品(样品信息详见表1),对标签标识(Qi标识与认证、产品本体标识、环保标识)、安全(充电保护、异物检测FOD、发热要求)、性能(无线充兼容性、充电时间)等三个方面进行测试并进行权重打分,评价结果用“★”表示,星级越多表示结果越好,同星级样品排名不分先后。
为方便消费者阅读,本文中所述某品牌样品皆指本次比较试验所购买的该品牌样品测试情况,不代表该品牌的不同名称、不同批次、不同规格的其他产品的质量状况。
二、比较试验结果
(一)标签标识:综合Qi标识、产品本体标识、环保标识等三项情况,华为、公牛的样品标签标识做的最好,获评五星。
作为产品的标签标识更多的是担任一种信息展示的功能,能使得消费者全面接受和感知产品的信息。测试的10款样品Qi标识、产品本体标识、环保标识三个方面,总体做的较好的样品有:华为、公牛。
(二)安全性测试:迪奥科、品胜样品表现较好,获评五星。
对于无线充安全性来说,充电保护、异物检测FOD、发热要求三项是较为重要的指标,本次无线充安全性也对这三项进行了测试。充电保护主要是指当接收设备(手机)在充满电的状态下,无线充电设备是否会进入待机或进入低功率充电状态,避免无线充设备持续高功率充电,发生过充、过热、短路等情况,从而起到保护手机的目的。异物检测功能分别从无线充电设备的异物警示、异物检测能力、放置异物后无线充输入功率、异物温度等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发热要求测试从无线充表面温度、三款测试手机(苹果12、华为P40 Pro、小米11)正反面的温度(低于48℃)进行考核。结果显示,综合三项测试结果迪奥科、品胜样品表现较好,获评五星。
(三)性能测试:华为、小米、苹果3款样品的兼容性较好且充电速度最快。
1.兼容性:华为、小米、苹果、机乐堂4款样品表现优异。
手机与无线充之间的兼容性不好、发热严重、硬件不匹配等都会导致充电速度慢。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无线充电设备兼容性测试标准,因此,本次兼容性测试模拟普通消费者的实际使用场景下进行,从无线充电器给三个测试手机的实际输入功率、宣称值进行考核。结果显示,华为、小米、苹果3款无线充电器的兼容性较好,且充电速度最快。
2.充电时间:
各品牌样品表现不一,从1小时10分到4小时55分不等。
充电时间的长短与手机电池容量、充电过程的发热情况、输入输出功率、设备兼容性、环境温度等相关,本次比较试验分别实测三款手机从0%-100%的所需充电时间。结果显示:苹果12手机充电时间最短的是:安克(2时22分)、苹果(2时23分);华为P40 pro手机充电时间最短的是:华为(1时14分)、机乐堂(2时24分);小米11手机充电时间最短的是:小米(1时10分)、机乐堂(2小时02分)
三、科普知识
(一)首个无线充标准——“Qi”
“Qi”读“气”,是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推出的全球首个无线充电标准。致力于解决各类无线充装置在无线充电时的兼容性问题,手机。耳机等移动电子设备只要支持Qi协议,都可用满足QI协议的无线充电器进行充电,这也是当前最主流的开放无线充电协议之一。
(二)手机与无线充兼容性里的“硬件”与“软件”
兼容性好不好,不但硬件需要匹配,软件上也是如此。硬件兼容性是指:适配器、数据线、无线充、手机之间的匹配性;软件兼容就是设备间的协议匹配性。无线充是被动接受请求并处理的设备,只有无线充匹配上手机端发出的指令,才能实现更大功率的充电。
(三)兼容性里的通信协议(协议兼容)
无线充发射端与接收端(手机)之间的通讯靠“通讯包”进行联系。协议兼容性是指手机端会给无线充传送:需要多大功率充电的“加密”指令,无线充接收到加密指令并“解密”成功,就能最大功率进行充电,也就是“握手”成功,这就是协议兼容性问题。
(四)开放性协议与自有协议的区别
目前各大手机厂商推出的大功率无线充的私有协议均未开放,消费者需要购买原厂充电头、无线充设备方可实现最大无线充功率进行充电。开放协议与自有协议的根本区别在于,无线充设备能否“解密”成功给手机进行高功率充电。目前支持Qi开放协议的手机产品,均能进行充电,但是,苹果手机最高只能实现7.5W,三星等安卓设备10W的充电功率。因此建议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第三方无线充品牌时,不必一味追求最大功率进行购买。以本次比较试验结果为例,华为的40W与小米20W无线充,分别给小米11手机充电时可以看出,虽然华为无线充功率大一倍,但因小米无线充与小米手机间的兼容性好,在充电时间上比华为40W充电器快了近一个小时。
四、消费提示:
一、选择有“Qi”认证的产品或手机原厂品牌无线充产品
经过Qi认证的产品,需要完成了一系列的测试,如:互操作性测试、安全性测试等,所以在无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下,选择有Qi认证的产品是目前较为有保证的。在选购的时候切勿盲目相信商家所谓的快充、超级快充等宣传,实现快充最终还是取决于无线充与手机能否兼容,并不是买最大功率就能实现,所以选购时不必一味追求最大功率(原装除外),优先选择兼容性更好的产品。如果你购买的是华为、小米、OPPO等这类超高功率无线快充手机,想要实现手机标称的最高无线充电功率,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购买原长品牌的无线充产品。
、
二、优先选择合适的功率与兼容的产品
我们在选购时,优先选择手机合适功率的或相兼容的无线充产品即可。例如我们测试的华为P40 pro手机最高支持27W的快充,本次测试选择了40W的无线充电器,理论最大值也只能是27W,无法实现40W的充电。正常的挑选公式应该是:适配器功率>无线充功率≥手机无线充功率。
三、选择带风扇等散热良好的产品
散热性良好的无线充是首选,一般无线充都有温控功能,感应到温度太高就会自降充电功率,延长充电时间,所以带有散热风扇,散热性好的产品是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