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据广州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2025年第2季度,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了30批次样品,经检验,发现2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本次抽查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10、GB 31701-2015,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39508-2020以及相关推荐性产品标准,对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纤维含量、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附件抗拉强力、绳带要求、附件锐利性、羽绒含绒量、绒子含量、鸭毛(绒)含量、鹅毛绒含量、异味、金属针、耐久性标签缝制位置等项目进行检验。
主要不合格项目:耐湿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
主要不合格项目情况分析:
1.耐湿摩擦色牢度:面料生产企业在对面料染色时使用了劣质染料、染色后水洗不充分或者后整理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面料的色牢度不合格,而服装生产企业采购面料时如未对面料色牢度按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严格把关,则可能会导致服装成品的色牢度不合格。
2.纤维含量:第一,企业质量意识淡薄,未对采购的原料进行严格把关,部分送检或者根本不送检而随意标注或者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数据而盲目标注;第二,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对于不同批次的同款面料只检验其中部分批次,以偏概全,造成标称值与实际检测值不相符;第三,部分企业存在以次充好的行为,用价格低廉的纤维代替价格昂贵、性能优越的纤维而谋取不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