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媒体人吴晓波先生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掀起了春节期间国人到日本抢购智能马桶盖的热潮,其后却发现,从日本远购的智能马桶盖上写着“MadeinChina”,原来是国产货,由此,“一只小小马桶盖”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仅刺痛着中国制造业大佬们的神经,也受到了在本届“两会”代表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这是企业不诚信引发的典型案例。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则认为,既然智能马桶有十几年历史了,所以不是什么新产品。这“马桶事件”说明了中国有些消费者非常不理性、不成熟。日本电压110伏的东西,你带回来中国电压是220伏,你能用吗?这个产品它不是终身都能用,它会有故障,要维修,国内维修保障不了。制造商或商家应告之消费者,我们出口与国内销售的产品标准是不一样的,针对国内的特点如水质不同,电压不同而专门定制的产品。如果这些知识消费者在岀国前都知道的话,在国内能买到同类产品,质量和其它指标都能保障,肯定就在中国买了,何必跑到日本去买呢?这说明我们国内制造商缺乏正确理性的消费引导,让真正的“中国制造”在我们中国消费者面前了解不多,才引发岀国抢购事件!所以,制造商和经销商有一定的责任。
此次抢购马桶事件让业内人士从中引起很大反响,北京陶瓷商会的会长,闽龙陶瓷总部基地的陈进林先生就提醒商家,通过此亊需要反思,这是企业宣传和服务对消费市场没做到位而导致的!
当然此事件也同时引导岀在中国市场上的巨大商机。如此次活动拟邀请了100位消费者免费进行智能马桶盖体验活动,得到了北京地区众多的卫浴商家的支持。通过直接体验,让更多地百姓深入了解“中国制造”的魅力,因此,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业界各品牌或组织纷纷采取积极行动,举办各种活动,加大了营销力度,以此引发国内智能马桶、智能卫浴市场的“引爆点”。业内人士分析称,正是日本无处不在的完美如厕体验“教育”了中国游客,使他们产生了不可抑制的购买需求。据悉,厦门市卫厨行业协会和厦门注塑工业协会召集了厦门数家知名卫浴生产商,结成“天马联盟”,计划有组织地在厦门掀起一拨免费更换智能马桶盖行动。有关人士认为,“体验消费”会给智能马桶市场带来更多地商机。
有关专家分析,其实智能马桶离我们并不远,主要是国内有些制造业和经销商对“中国制造”产品不自信,对智能马桶产品市场分析不实际,正确引导消费不足。所以,才引发出此类事件。业内人士同时认为掀起这个风潮,应该说对行业也是一个好事,起码对消费者进行一次全民的专业知识普及。
有关人士指出智能便盖的标准问题还不完善,目前在国内智能便盖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标准,所以目前杭州松下生产的这种智能便盖,它沿用的标准就是日本的标准。目前在中国产品标准并不统一,属电器类还是卫浴类没有准确定义。
智能坐便关注的是安全,因为现在国内采用470653—2008的一个电器安全标准。
从安装上,专业人士认为无论是买盖还是智能马桶,它跟普通马桶的安装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你想用智能马桶,肯定得首先留一个电源,有插座,它肯定就可以通电。安装的时候师傅就会教客户怎么使用,专业的团队,没有任何顾虑,就是说采购智能马桶没有任何顾虑。其实别的没有什么跟普通马桶的安装不一样的,因为马桶安装把陶瓷品安上,多了一个电源,启动上面的这些智能功能,其实很简单。国内的人还是,凡是一涉及到电就觉得很复杂,又怕坏了,又觉得使用、安装也麻烦,其实特别简单。
现在这么多的款式可以供人选择,大的小的,水流大和水流小,智能马桶也有流水型、无水型,客户都没有任何顾虑的。就是强化了中国制造,上面的madeinchina,就是说品牌是日本的,但制造是在中国完成的,所以要强化中国制造的这种宣传,认同中国制造的产品,不是粗制滥造的商品,起码就制造而言,中国现在应该说是一个毫无争议的制造业大国,强化了这么三个方面的认知和认同。
怎么马桶盖还掀起这么轩然大波呢?原来它是智能的,是高质量的,是多功能的、人性化的等等,这些不断地强化了我们的认知,进而产生了认同。所以众多专家分析这次的事件,是一次非常好的营销案例,而且在这次的“两会”上,由于这样的一个事件,在全国引发了很多的思考和反思。通过这样一个事件看我们的制造业,是有相当大的潜力,包括我们的市场,我们未来制造业通过创新发展,一定能够更上一个台阶,反思到我们整个的制造业。更反思到我们的产品、质量、标准还有营销,为什么很多人不知道呢?营销、还有使用、售后服务等等,是否我们企业,要开始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反思?
据统计国内每年生产两三百万台的智能产品,马桶盖只销了30多万,什么原因呢?整个的消费阶段有差距。我们现在还处在每年每人均6000多美元的这样一个消费水平上,尽管这次在日本有相当多的人去抢购,但是中国这个市场能够使智能马桶的,用两三千块钱、四五千块钱去买一个马桶盖的恐怕还是不在多数。可能通过这样一个事件,相信消费者会比较快的增加,但是在这样一个水平上,我们必须要理性认识到我们的消费层次。所以我们的商家如何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价格,让更多的人能够消费,可能是我们未来需要做的,就是性价比更高。
我们的城市化水平是53.7左右,接近54,而且有人说这个城市化率如果用户籍城市化率的话,我们只有35—38左右,日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六十年代开始,战后经过十多年的恢复,六十年代国民收入倍增以后,城市化迅速的推进,所以城市化带来的这种卫生洁具的发展是不可小看的。而我们真正住到楼房,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厕所的才多少年呢?我们差不多也就是二十多年,日本从1964年开始发明了智能的坐便,到现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市场培育,我们国家恐怕也不能在一朝一夕,甚至不可能通过一个事件就全民掀起使用智能马桶的这样一个热潮,我相信可能也不会,大家都会从自己自身的需求和购买能力出发来消费产品。所以我们从城市化的水平来看,可能我们还要在城市化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在人们的消费理念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相信它会有更大的发展。所以现在很多人出去以后买中国制造的产品,是最好的产品,因为虽然在中国生产,但是它有非常强的质量要求,它对中国给它加工的厂有几十、上百条的要求,然后才能成为它贴牌的厂家,它还不断地有人在这里巡查、监督、管理。所以在国外买到的中国产品,反而是最好的产品。当然其实都是从这个厂子出来的,对中国和对日本销售都是一样的品质、一样的标准,甚至还结合中国的特点增加了一些功能,我们确实要从这样的一个事件里反思,中国制造将来要更上台阶的问题。
实际上便器盖国内已经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家电协会起草,一个是建设部起草,两个标准,不是没有标准,是标准多。标准多就有一个问题,到底用谁的标准?谁的是好的?,搞一个行业的标准,行业要来做这个标准。
为什么到日本买便宜?很多在中国制造非常好的东西,在国内卖的很贵,反而到国外去便宜,这也是我们管理体制上存在些问题,我们物流、商贸、税收各方面的问题,在中国做的东西为什么到国外就便宜?
从整个智能马桶来说,国内的潜在消费市场还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一两千块钱的马桶换成几万的马桶,那我们这个行业每年的产值就会高很多,国家税收进账很多,所以我想这个事件照我说是一个好事情,让大家有一个思考,也对我们行业是一个宣传教育。对我们企业,去年我跟我们的企业在交流,我们每年的卫生洁具,去年是两亿多件,如果换算成套大概是七千万套,那么如果要是马桶的话,我们实际上每年至少是三千万套马桶,三千万套马桶,按照现在我们估计,普及率可能也就1%、2%,智能便器,说我们现在有钱人经过教育之后,学习的比较快,而且马上就进入这个消费群体。因为现在我们大的企业年产都是几百万套,占的量很少,所以问题经销商能够解决。这个东西肯定会出故障,故障率10和1,将来这个售后服务维修是不一样的概念,所以一直在跟我们生产企业说,一定要把维修的售后服务阶段跟上去。另外就是它的创新,创新出来一个东西就激发了很多的需求,所以觉得可能东方和西方,特别是这个民族的生活特性、习惯也有很多的关系。我们中国来讲将来即使普及,它肯定也不会像有些国家那样,普及率那么高。中国达到80%大家想想是个什么概念?但是肯定比现在要高,因为我们的人口基数很大,那我们的总量也不可小视,所以市场还是有很大前景的。
我们可能在营销,包括体验上是比较少的,所以我们在终端的体验上有一些试水的功能,可以看到到功能的一些尝试,但是说真正的亲身体验可能还要去买,所以这次闽龙推出这样的活动是比较好的,可以先用,后买。还有我们的智能产品还没有说针对老年人大小的水平来,提到的问题,但是我们功能上可以满足老年人的一些需求。造型上确实从品牌其实都有,大小不一样的这种造型,它可以满足空间的适用程度,所以这个还是需要消费者自己去市场了解一些。基本上觉得在三年到五年内,觉得这应该是智能产品的一个爆发式高速发展的一个阶段,本身作为一个有责任、有能力把品质做好的企业,相信我们在终端的这种市场销售上会更加容易被广大的消费者去接受。
小小马桶引发行业,社会各界诸多的思考与反思,可能会对我们国家的制造业,企业家们及广大消费者有所帮助和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