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施计量强基工程 夯实中国式现代化计量基础

中国质量报
2023-06-15 12:21:30

□ 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刘红亮

计量是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石,是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没有计量工作,量值不能统一,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专业化协作生产无法进行,科学实验的准确数据无法取得和复现,国内外贸易无法保证公平公正。早在1978年,钱学森同志就曾指出,“没有计量工作的现代化,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不可能的”;聂荣臻元帅也曾作出“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的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计量作为重要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计量是国家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国务院先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批准建立全国计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加强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与保障。

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拓展,也为加速计量自身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为计量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涌现出了“新一代国家时间频率基准的关键技术与应用”“一种全屏蔽高压隔离型电压互感器”等一大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的优秀计量成果,带动我国计量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农业、工业、国防、国家治理等的现代化也通过需求牵引,带动计量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为我国计量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国家的现代化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计量工作的现代化也是一个没有终点、持续推进的过程。当前,我国计量既面临着计量本身量子化变革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面临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给计量工作带来的新需求、新问题、新情况,如何在不断提升计量自身现代化水平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有很多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加快实施计量强基工程、夯实中国式现代化计量基础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的论述,对我们解决好加快实施计量强基工程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确处理好计量法修订和计量工作实践探索的关系,积极完善中国计量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自1986年正式实施以来一直未进行全面系统修订,总体看已明显滞后于实践发展和经济社会现实需要。近年来,在积极推动计量法修订的同时,计量司不断加强对计量工作实践的探索,通过不断试点、不断调研、不断总结,先后出台了11个指导意见,基本涵盖了计量法调整的主要方面;同时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等新兴计量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计量法修订夯实了实践基础。但计量受科技进步的影响十分直接、广泛和强烈,计量工作必须紧跟计量发展而不断调整。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将进一步把握好计量发展的方向,对接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兴计量需求,不断推动计量法治和改革良性互动。

——正确处理好实施计量发展规划与做好日常计量工作的关系,全面提升中国计量能级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战略和策略的关系,指出“战略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做好计量工作,也要紧紧围绕实施《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这条主线,推动规划部署的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前期,市场监管总局经国务院同意印发了计量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和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阶段性计划(第一期),牵头做好宣贯工作。但我国计量体系十分庞大而又复杂严密,组成要素的种类层次多,且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做好计量工作需要久久为功,长期厚积薄发,以量变推动质变,全面提升我国计量的能级水平。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地做好日常计量工作,在全面履行好计量职能的同时,积极、灵活、果断地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要时及时补齐计量能力、完善计量制度、加强计量监管,才能形成推动计量现代化发展的良性循环,为计量发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夯实基础。

——正确处理好牢记计量工作初心使命与推动计量事业创新发展的关系,不断增强计量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要求“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同时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计量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处于建设统一大市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的前端,在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实施中都处于先导性位置。必须始终保持创新的勇气和敢为人先的锐气,面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主动探索研究,先行一步,率先推进计量发展,才能支撑和保障好后续环节的工作。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不断加强碳计量、人工智能计量、计量数据等工作,正是出于上述考虑。但无论计量科技创新发展到什么水平、计量监督管理延伸到什么领域,都始终不能忘记计量工作的使命是保障国家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

——正确处理好加快计量发展与确保公平公正的关系,持续做好民生计量监管与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求我们“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民生计量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用计量器具种类和数量迅猛增长,每增加一套商品房就会增加一套民用“三表”(电能表、水表、燃气表),每新开一家超市就会增加许多电子计价秤,每上路一辆电动汽车都会提出充电桩安装使用要求,计量科技的发展和监管能力的提升必须跟得上民生计量需求增长的速度,才能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智能化、嵌入式、在线联网计量器具日益成为主流,计量监管的理念和制度、模式和方法都要及时更新,才能为人民群众守好计量公平公正的底线。

——正确处理好激发计量发展活力与保障量值统一的关系,引导计量高技术服务业规范有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正确处理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时,重点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近年来,我国计量测试服务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国家统计局在印发《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时,将计量服务区别于检验检测服务,作为新产业新业态列入其中。为了引导计量高技术服务业规范有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一方面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大幅压减国家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为计量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通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国民经济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方式,积极引导计量高技术服务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切实保障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领域的测量量值安全可靠。

——正确处理提升我国计量独立自主程度与加强计量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关系,加快提高我国计量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要求我们既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又要拓展世界眼光,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计量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等计量体系的核心要素能否独立自主,决定着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量值能否自主实现统一。目前,我国量值的源头——国家计量基准自主可控情况仍不容乐观。为此市场监管总局专门部署实施国家计量基准强基工程,推动国家计量基准与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融通发展,新建一批高准确性国家计量基准,实施一批国家计量基准技术改造,不断提升国家计量基准能力水平。与此同时,计量领域的国际合作直接涉及外贸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交流,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参与国际计量规范和规则制修订,深化国际计量合作,深度参与国际计量互认制度改革,加快计量双多边互认进程。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水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