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从军《往事不敲门》:在护照签证后面(一)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6-10-11 14:57:22

这些关于签证的文字,都写在美国使馆10年期商务签证实施前若干年,现今各国的签证政策已是今非昔比。

一枚枚签证被加注在各种红褐绿色外交公务普通公务因私护照上,通过外交部领事司旅行社使馆签证官等等渠道送到人们手里。这些色彩图案文字各异的签证页面,凝聚了多少中国人的悲欢情绪,它们是前往目的地国家的通行证,是饱含期待被认为最具价值的一张命运彩票,是企图打开幸福之门密码的关键数列,是希望忘记所有不快烦恼告别昔日噩梦的一道铁幕。有多少人希望一纸签证像手术刀一样,为自己的人生彻底整容。

2005年9月的早晨,阳光明亮。美国使馆签证处前,围着人群,武警哨兵哑着喉咙在念号。被喊到的人一组组的沿围栏向前,在签证大厅入口处又排起新的队列,等待再一次分组入内,在屋檐下委屈地相拥着,盼着金属门下一次开启。终于放行进入大厅了:人群拥挤,队伍交错,肌肉绷紧。慌乱中该先奔向哪个窗口,有人不知所措。戴着胸牌的中国女雇员吆喝着办事顺序:人们到最东边的窗口先交上申请表、护照和签证费收据,然后开始进馆后第一次排队,等待指纹验证,领取不同颜色的号牌,在不同的签证窗口前,开始第二次最关键的排队。在熟悉的城市这座陌生房子里,异样的气氛环绕,人们按耐住不安,等待着并祷告运气。6号窗口的美国女孩真好看,还主动向走向窗前的申请者用汉语问好。可惜排在了5号窗口,那个男人只是不咸不淡的神情。等待的挺久,一个个窗口像舞台一样,像演着折子戏。一对操地方口音的老夫妇被拒签了,他们没听明白美国人的汉语,以为通过了,还连连道谢;一个女孩也没通过,她的护照上没有出国的记录,又是单身;还有人被拒签后,也不多语,拿着从窗里递出的护照,匆匆离去。有人向签证官辩解着各种事由,拿出各种证明,忙不迭地掏着国外留影、任职证明、结婚证、财产证契、邀请信……当人们拿到那枚珍贵的条形码小纸条而不是退回的护照后,才如释重负,或长或短或远或近或有或无的美国梦从此开始。接下来排的是第三个队——办理护照邮递,这时就轻松多了。有人兴奋的与身边并不相识的人大声说话,引来管理员的训斥和驱逐的威吓。人们走出大厅,会忽略几小时的劳累,感到阳光的舒适。“9.11”之后,这一幕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对有的人来说,不幸的几率大了些,酸楚意味更浓了些。走向美国之路,就是在等待、忍耐和一次次排队中前进的。后来读到一个统计数字,整个2005年,美国给中国人签发的签证,一共30万出头。好一支望不到尽头的长队啊。

4年过去了,现在,手里又拿着一块酒红色17号牌子,站在新一年的长队里等待,时间已转到2009年8月25日,昨天的场面又在美国驻华使馆安家楼路55号的新馆上演着。屋外是阴雨的早晨,屋里,人们在期待签证窗口升起阳光。

往日签证的故事与城市的街名是叠在一起的:在北京三里屯秀水街光华路的使馆门前,在往日贵友商厦北路东侧驻军院内、今日朝阳门外交部威严大楼所属的签证业务窗口,在上海广州沈阳昆明大连重庆等城的领事馆前,各个机关部委的信使出出进进,申请者队列长长短短,四季相接,雨雪重阳。出访、移民、就读、旅游、经商诸多期盼,系于一枚印戳或一页不干胶贴纸。使馆是坐标的中心,签证是闪动的转向灯,向东、向南或向西。你曾是那漫长队伍中的一人,虽然你的短期出访大多有机构代理申办手续,但你也的确亲历签证窗口;当你驱车驶过使馆区时,车窗外看见一簇簇等候签证的人们。那是一幕让人心中滋味难以拿捏的场景:或是看见他们青春年少,心怀醋意地替他们想象明日阳光岁月、梦想地带、彼岸风情,为自己青春不在机会已逝遗憾;或是看到另一队的他们土里土气、衣冠不整、低三下四,也许在大洋对面,正有个博士儿子,在等着他们的丑爹丑娘——这是报刊上见过的情节。

签证拿到或遭拒签的那一刻,对有人来说,犹如阴阳两界,虽然事后也觉为此失态不值。许多人都记得站在签证窗口或到外交部或到所属单位外事部门时,听到关于签证“是”与“不”时的心情,这时,也许人们对那小纸片的渴望几乎成为人生的全部,当然,只是一会儿。

一般而言, 每一座使馆建筑都比较精致,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使馆。这些由钢筋水泥玻璃油漆合成的房子,像一棵棵植物,移植到北京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像播撒花籽一样,播撒着签证;这些房子又像一座座停靠码头,以签证为桨,把人们摆渡到彼岸。从那里签发出的签证图案,可以看到各自国家自然与社会风景的缩影。它们设计上各具特点,除了负担外交功能外,还像是件艺术品,并且融入很高的科技成分,用于防伪。最近,听说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已达成协议,要在签证上安置晶片,用来储存签证持有人的所谓“生物资料”,主要是人的指纹、脸部状况等身体特征,甚至包括眼角有多少条皱纹。应该说,眼下高级签证的制作水平,已经与货币差不多了,甚至更高。

从1986年起用第一本护照,用过的护照已积了厚厚一叠,时间跨过了30年。护照上,美国签证最多,图案上的国名也最容易识别。那时的图案,淡淡的蓝绿色是基调,这样说只是大概,其实整个画面还是难以精确描绘的过度色,揉进浅黄棕褐色。签证是一页不干胶贴纸,左面是照片,中心图案是一只美洲白头海雕,口衔飘带,上面是国名,右爪抓着花,左爪握一束箭,图案以复杂的网纹铺底。代表各种项目的缩略字母、单词和数目字,分别位于右下部分。“9.11”之后,美国签证的图案改变了:上面的边框是三段颜色,蓝灰、紫红和黄褐色,“VISA”字样印在蓝底上,“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印在红底上,右上角黄底上是一个钟的图案。签证的中央,画着林肯总统和国会大厦,申请人的黑白照片印在左边;

在澳大利亚使馆,那的签证图案是固定的,有时会变化颜色。左右两边是红色或粉色、绿蓝色的网线,重重叠叠,像电脑的屏幕保护图案一样,令人眼晕。中心图案是袋鼠与鸵鸟的对峙图,它们立在花丛中。图案与空白约为5:3的比例;

马来西亚使馆的长方形签证印章为靛蓝色,签证收费也标在上面。还配上有双兽图案、有国旗和新月画面的圆形使馆印章,比较简单,不知现在是否改变;

能称得上优美恬静的签证图案,要去加拿大使馆看。一条湖蓝色色带,左右两边各有三片枫叶,颜色不一,深浅渐变,大写的“加拿大”字母潜卧图间,一快邮票大小的透明塑料贴片贴在左边,上面是国旗图案。浅色网纹上是项目栏。洁净、高贵;

法国使馆的签证,用的是较浓的绿褐色基调,中心图案在左上方,是欧盟的12星圆章,网线复杂,使馆的小章盖在上面,VISA字母占最上面居中位置。名片大小的面积用来登记申请人数据;

当时,瑞典使馆的签证图案与法国的一样,只是细节差异,一个长方形的黑色大章旁,还有一个长方形使馆小章,用的是瑞典语标注项目;

日本的签证有效期抠的最短,即使你已经去那儿十几次。只是近日有报道说可能对商务签证延长。亚洲国家里,日本使馆的签证做的最讲究:签证纸上分三个区域,有官员专用区,铺着防伪底纹,左上方是空白区,隐约可见图案右上方是英文日文并列的签证项目区,日本签证是为数极少的标有汉字的国际签证;

护照上,韩国的签证也占了好多页,从2002年前简单的印戳章,到现在精致、防伪的独立贴页:图案左面有景福宫的写意画,英文与朝鲜文并用,中心图案是太极阴阳符号和无穷花。图的颜色从邮绿渐变为蓝,下面是一条黄色带;

新加坡的签证贴纸比护照小一圈,浅蓝色基调加明黄色,边缘不规则,有五星半月旗图案。对于去马尔代夫的游客,可在新加坡签证上加注就可以了。

捎带提及,各国的出入境印章也有些意思,尤其是对喜欢金石篆刻的人:美国的出入境章十分粗糙,大大的,边缘模糊不清,像中国人所说的“土豆萝卜章”;马尔代夫的出入境章图案相同,都是用字母码作边框,左右两侧下角各有一小框,标着数字;韩国的入境章是方形,有点粉藕混合色,出境章蓝绿相融,椭圆形;日本的入境章是方形双边框,上面是汉字“上陆许可”、“在留资格”、“短期滞在”,出境章是枚小方印,与入境章一样,上面印有“入国审查官-日本国”字样;法国的入境章盖法与别国不同,它不是盖在空白页上,而是盖在签证页的右下角;新加坡的入境章是灰黑色方形,四边是阿拉伯数字的边框;马来西亚入境用蓝色长方形章,出境是粉红色三角形章,但将下面两角切去一块,像是一个积木小屋;香港港英时期的入境章是最常见的长方形,椭圆的出境章上是英汉文字;澳大利亚的出境章是准圆,入境章则是椭圆变形的样子。

深秋的早晨,从光华路南秀水东街2号迁到安家楼路55号后,美国驻华使馆签证处外仍然总是站满了人。每年几十万张签证,就是经过楼里30多名雇员之手,由此发出。(据说光是2001年,在全中国范围内,包括北京的大使馆以及其它城市的四个领事馆,一共接受了47万多份非移民签证申请,而所签发的签证不到30万份。)据报道说,美国驻华使馆新馆舍已经成为美国国务院在海外建设的最庞大项目。新馆舍建筑耗资23亿元人民币(约2.75亿美元),雇用了1500名中国工人。美国驻华使馆在京曾有11个不同的办公地点,现在新馆舍把所有办公室集中了起来,为700多名工作人员提供办公场所。据说新馆建筑群的设计为美式现代风格,但建筑的安排则基于传统的中国模式。新馆舍按照中国城市院落和园林的模式安排了3个区:一个是领事事务区,由领事大楼和其附属花园组成;一个综合办公区,由一栋8层大楼和一座3层中式小楼构成;一个社区服务区,由餐厅、商店和娱乐设施组成。这3个区域之间由花园、院落、木桥、竹林和荷塘相连。”

人们排队等候着,几乎人人都拿着一包资料,里面有中信实业银行出具的签证费证明,还有若干最重要的个人身份及财富证件。有的人,护照上满是签证贴纸,有的人,新护照刚从警局取出。一些年轻人开始沿队发放代办签证服务、预定机票的小广告,旁边楼房一层,小商店的窗口打开,从出租马扎、复印到代填表格、查询代码,生意开始了。此时 ,素不相识各怀心事的人们,形成特定的族群,还萦绕着一种短暂的同舟共济似的气氛,“B1、B2签证,”“F1、J1签证,”“配偶子女探亲”,“文艺工作者及其技术助理”,“父母申请赴美探亲”、“移民归化局”等专用词汇,频繁出现在人们的嘴边笔下。有结伴来的,有独自一人,相互当着顾问,也看不出谁真懂行。人们渐渐在入戏,讲到“东海岸、西海岸”,泛起国际旅行的壮阔滋味。在队伍旁边,看不到尽头的上班人群涌过,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将在户口所在地,过完一辈子,他们根本不会关心秀水街上这支队伍。但肯定有另一支队伍正在遥望这里——在北京安定门东大街2号出入境管理处的大厅里,在各种“赴港定居”名单之类的告示板前,人们在排队领取那本红色的因私护照,而那是申请签证的前奏。

签证申请从来就不是平等的,许多中国人感受至深。尽管中国在奥运赛场和太空领域已是声名显赫,经济总量已进入前几名,外汇拥有也是属一属二,更是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者,戴着“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的桂冠。但按照西方的游戏规则,中国人在国际出访和移民活动中还很受歧视。在“偷渡”、“蛇头”、“非法移民”等字眼中,一些中国人还和亚非拉一些国家的人为伍,从未听说过韩国、日本、新加坡有人去偷渡,中国公民手中的护照还远不是“硬通货。”美国使馆网站上,这样的一些文字描述着这种不平等:“自2003年10月1日起,使用‘免签证计划’(Visa Waiver Program)入境美国旅行的下列国家公民须持有电脑可读护照(Machine-readable Passport):安道尔、比利时、文莱、列支敦士登、斯洛文尼亚。上述国家的公民如不持有电脑可读护照,则必须从美国大使馆或领事馆申请并获得赴美签证方能前往美国。美国非移民签证上载有电脑可读的个人信息数据。美国签证的申请费全球统一为100美金。成人和儿童均需遵守此项规定。以下国家的公民须从2004年10月26日起开始执行此项规定:澳大利亚、奥地利、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卢森堡、摩纳哥、荷兰、新西兰、挪威、葡萄牙、圣马力诺、新加坡、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 使用‘免签证计划’国家的公民到美国进行商务、旅游活动不超过90天可免签证入境美国。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呼吁使用‘免签证计划’的国家给公民签发电脑可读护照。‘美国2001年爱国者法案’(USA Patriot Act of 2001)颁布的规定要求使用‘免签证计划’的旅客从规定日期起必须持有电脑可读护照方可免签证入境美国。”

数年前一天,早8时已过,在武警哨兵注视下,按照事先电话预约的编号,人们顺围栏间的弯曲小路,通过一个门厅,经美方保安人员的检查后,陆续走向签证业务大厅。一排窗口坐西朝东,申请者按不同颜色的号牌,分别排列,等候传叫。签证员的脸表情阴冷,黑人、白人、亚裔、欧裔,如果日子凑巧,各种脸都能凑齐。叫到你了,走向窗口,看到一张东南亚人的黄脸,自恃美国邀请方的强势,不怕拒签,故意站的离窗口远些,偏不往前贴,嗓门也粗。听那里面传出的汉语浑浊不清,问的胡乱问题,其实都是废话,递进去的邀请函等材料早已说明。接着是到另一窗口等待,一边看着满屋的人,一个中年人粗暴地吆喝着,不知是个什么玩意。窗口让申请者显的有些矮小,那急促的从塑料袋里往外掏材料、有些急切的辩解的样子,透着狼狈。一个小间里,做好的护照签证被送到那儿,再交给申请人。窗台上坐着个外国妇女,带着一个中国孩子在玩闹,不知在等什么,使馆里的管理人员对她还很客气,这如同回家的一幕与满屋子谨小慎微的人们相比,反差不小。不知是不是因为不够恭敬,让签证官有了些感觉,等拿到护照后,看到只给签了“ONE”(一次进入),而不是“M”(多次进入),去!爱谁谁吧。此时,阳光照进南窗,也照着城市的各个角落。在长街高楼上,人们周而复始的日子又开始了。但是在使馆100多平方米的签证厅里,飘着另一种气氛,人们怀着另一种心情:他们其实已踏上异国的法律领土,但遥远的地理领土才是人们追寻的梦想之乡,他们看着那些签证官的表情和手势,如同看着旋转的轮盘,哗啦跳跃的盘珠最后定在哪一格里,将决定不同的命运。这些做着新移民梦想的人们,在这间因人的身体和用品而散发出异味的屋子里,等待悲喜。

早些年前,主编过一份《商务周刊》,以自己申请签证的经历为线索,策划了一个签证服务业的新闻专稿选题,指派人去采写。见报的文章里有这样的描写:“早晨,在秀水街美国驻华大使馆前,申请签证的人们在排着长队,手里拿着各种资料,脸上流露出期待。在他们旁边是一个可观的服务圈:有为申请者查找电话的业务,有代填表格的业务,有出租小凳的业务,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群咨询公司的业务人员在人群中忙碌着散发着各种广告、报表。近些年,我国公民办理出国留学、探亲、商务访问、公务考察及移民等签证的申请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这几年的出国热可以说有增无减,申请数平均年增6000多人,而今年极有可能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申请留学的学生更是增长最为迅速的群体。”

这已是几年前的一幕了,今天的情况已经改变:在防备恐怖主义的年代,为了安全,签证处周围已被整肃,小商铺关了,围栏占据了街口,地上是黄色标线,交通禁行标志十分显眼。因私出国兑换外汇的数额,也从2000变为3000至5000、8000元,直到如今只用身份证就能在一年内换20000欧元。美国使馆的网站用中文介绍签证申请事宜,比以前方便多了。使馆还特别声明:“签证申请时请提防那些宣称能协助您拿到赴美签证的咨询公司。这些公司不仅收费昂贵而且它们所提供的建议及服务不会对您获得赴美签证有任何帮助。 ” 为申请人提供服务的商业机构也规范了许多,就连为申请人提供照相服务,美国使馆也专门指定了两家图片服务公司。

申请美国签证,最具典型意义,对国家,是个外交话题;对普通人,更是感情和人生话题。拿到或拿不到签证,都意味着生活翻开新的一页或是在另一种心态下继续。有一年,“美国之音”中文部“焦点透视”栏目在美国驻华大使馆举行过一次专题节目,邀请了美国驻华大使馆负责执行签证政策的两位职位最高的国务院官员,专讲签证话题。说到牵动许多人神经的签证命题,主持人的开篇语冰冷而饱含优越感:“美国驻华大使馆是美国在海外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大使馆之一。联邦政府的每个部门在大使馆里基本上都有代表。他们的职责范围广泛,包括促进贸易、司法合作、知识产权保护、海关调查、公共事务和新闻、科技合作等方面。大使馆当然是设在北京,但是在沈阳、上海、成都和广州还设有领事馆。虽然大使馆的不同部门和各种代表与各种各样的中国人打交道,但是接触中国公民人数最多的毫无疑问是领事部门。这个部门负责处理签证申请,向想到美国访问、学习、或者想移民美国的中国人颁发签证。每一天,大批中国公民来到美国驻华使馆或者领事馆递交申请,进行面谈,得到签证,或者很不幸,被拒签……”

另一次到这里,因为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邀请来办签证,那是个周末,没有阳光,是秋天里城市夜灯点亮的时候。按照约定,用使馆门边坚固的金属壳电话打进去,没有人接听,院子里看不见人,一辆辆度周末的汽车开走。约定的人迟迟没来,武警哨兵的目光不时瞟来。只能站在那儿,隔着铁栏杆守望。再打电话,还是不在,再打......终于,听筒里大概是个中国人,说美国人都去度周末去了。真失望,就想放弃走了。忽然,铁栏杆里面有人在叫,是自己的名字,走近看,是个高大的美国小伙子,讲汉语。他的夫人是台湾与美国的混血儿,在美西北航空公司任职,她托付此事给做外交官的先生。彼此在夜色里隔栏杆而立,他不放心的又一次确认了名字,递出一本褐色封皮的普通因公护照。不得以,还得靠美国人的亲属关系。通过外交渠道拿,得两天以后,这份签证只有今夜前拿到才有意义,因为明天凌晨飞机即将起飞。

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北京签证处位于外交和领事办公楼内,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东三街三号。每年有45万中国人持专业签证前往法国。根据前些时候的消息,欧盟“申根”协定国家将对中国开放旅游,仅法国的签证,就将增加一倍!想想那涌向远方的滚滚人流吧。日本驻中国大使馆领事部位于南银大厦2楼,门前的人要少一些,因为它的签证业务被分解给中国的8家旅行社和2家机构代理。在北京复兴门中国国际旅行社附近的一座写字楼里,办理出境旅游等手续的人出出进进,与中国签署旅游目的地协议的国家不断增加,许多使馆的“生意”都忙了起来,日本也一样。对于去日本的申请者,即使你拿的是公司或机构的邀请函,也要像游客一样,到此处办理。比亲临美国使馆、处处拘谨的情形,这里的气氛完全不同。从送交资料到出结果,隔着几个工作日,缓解了期望心理。没有在美国使馆内,那种从进到出便知结果、悲喜皆在现场表演的戏剧效果。

秋冬之际易生抑郁之情,当风吹树木黄叶满地之时,寂静的使馆区象老车站,飘飘异国旗下,在哨兵旁的小门前,长长短短的申请者队伍慢慢移动,人们惟恐搭不上下个班次。使馆前的门洞不大,但人们从楼前的图片橱窗看到了广阔的城市、森林、天空,向往着航行去那里。他们眼中,一本本护照一张张签证,就像飞船上吸收动能的太阳能折叠帆板,在蓝天里展开,聚拢着异国的阳光,挣脱引力,让梦想跃向更高的轨道。当拿到自己向往的国家的签证,走出日坛路三里屯路或其他路上的使馆,那一刻,会觉得天空很亮丽,即使是下雨的日子,也会将它当作“液体阳光”,就如美国人所说的那样。

(责任编辑: 六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