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饮用水家族迅速壮大——深泉水、山泉水、蒸馏水、苏打水、钙离子水、负离子水、海洋碱性离子水,此外,还有沙漠水、纳米水等。随着饮用水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饮用水的种类也随之增多,每一个生产企业似乎都在力图赋予产品一个特殊的“称号”。
而名目繁多的饮用水产品,又不时曝出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比如,在2011年第3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景友”、“纯中纯”等6种饮用水被检测出溴酸盐超标。一时间,各种宣称健康的“概念水”引起了消费者的格外关注。
饮用水借概念打市场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消费瓶(桶)装饮用水的人数已占总人口的30%以上,部分人群开始以包装饮用水作为惟一的饮水来源。正是看到了行业的前景,不少企业纷纷开发各种饮用水,力图依靠概念占得市场——冰川水、富氧水、深海泉、沙漠水等饮用水纷纷出现。
记者在一些超市里看到,一些“概念水”有来自台湾的竹炭饮用水,来自深海的饮用水,来自海拔6000米的雪山矿泉水,来自海南的火山岩天然矿泉水等,在包装上有“西藏海拔5100米水源地封装”、“竹炭饮用水源自台湾饮用水新概念”、“火山深层矿泉水”等宣传字样。相比一两元的普通饮用水,这些“概念水”的价格较高,如台湾生产的竹炭饮用水,pH值为8.5〜9.5的一瓶价格为4.5元、pH在7.0〜8.0的则为3元,来自西藏的冰川矿泉水价格则为10.9元。
虽然这些“概念水”的卖点新颖且包装时尚,也吸引了一些关注的目光,但真正购买的消费者并不多,大多数人仍然选择普通饮用水。有消费者表示,这些“概念水”包装好,噱头也很吸引人,但价格偏高,而且无法确认产品所标内容的真实性。不少消费者表示了相同的观点,认为这些“概念水”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但不知道包装上写的是不是真的。
“概念水”无相关标准
名目繁多的饮用水让不少消费者感到迷惑,“概念水到底是什么水?”。国内某门户网站进行的一个有关饮用水的网络调查显示,对于“你喝瓶装水的目的是什么?”95.8%的消费者选择为“解渴”;对于“你对瓶装水里的成分在意吗”这一问题,88.6%的人回答“不太注意”、“买了就该没问题”,11.4%的消费者“简单注意过”;对于“瓶装水里究竟含有什么矿物质,它们对人体的益处有多大”、“矿物质水和矿泉水究竟有啥区别”、“你喝的水安全吗”等问题,75%的消费者选择“没差别”、“不知道”、“没注意”,只有15%的消费者认为矿物质水和矿泉水有区别,但具体不同在哪里说不清。
“概念水”喝了有什么好处,是否真如所宣传的那样有益健康?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复兴表示,一些饮用水打出的概念五花八门,是否真如所宣称的富含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目前还无从考证。他告诉记者,饮水的目的是为了补充水分,只要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都可以放心饮用,不过可能口感不同。如竹炭饮用水,竹炭既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也不属于食物成分,其标示pH值为8.5〜9.5的饮用水并不适合所有人饮用。“正常情况下,人体胃液的pH值在0.9〜1.5之间,适合饮用水的pH值在7.0左右,如果饮用水的碱性太高,容易冲淡胃液。碱性偏高的饮用水适合胃酸分泌较高的特殊人群饮用。”而在他看来,即使宣传属实,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饮用,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也有区别。
前不久,国家质检总局抽检的饮用水产品中,除部分饮用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都超标外,“纯中纯”、“景友”等6个品牌饮用水溴酸盐含量严重超标,其中,“景友”鄂尔多斯天然沙漠水溴酸盐含量超过国家标准8倍。
据介绍,溴酸盐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国家在2009年10月开始把溴酸盐列入饮用水监测项目,规定溴酸盐含量最高不超过0.01mg/L。
李复兴表示,目前解决矿泉水中细菌超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臭氧灭菌消毒法,行业应用最普遍。二是采用膜过滤技术,因成本费用高,许多饮用水企业没有采用。国内一些企业生产饮用水的工艺很简单,尤其在控制臭氧量上。企业可以调高臭氧浓度或延长臭氧灭菌时间来消毒,从而容易造成溴酸盐过量,但检测却有难度。他表示,目前多数企业对溴酸盐的检验能力有限,交由第三方检测又怕增加成本, 从而导致隐患丛生。
据介绍,一些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对质量监控也不严格。饮用水除了溴酸盐这个问题外,藻类等其他微生物超标也是一大麻烦。“我国饮用水行业门槛低,很多企业都开发水产品,这存在很大的隐患。”李复兴表示,相关部门应借鉴一些国外管理经验,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注重保护优质水源地,控制好开发步伐,否则会危及生态安全和生命安全。
健康水观念尚待强化
“中国的水盲比文盲还多。”李复兴对于“溴酸盐”问题有独特的观点。他指的“水盲”,是指目前广泛流行的“无污染的水就是好水”的观念信服者。
他告诉记者,观念的形成其实是几种力量的作用:产品标准的指导,生产企业的概念宣传,普通消费者缺乏的实在的了解渠道。中国近些年的各种流行饮用水其实都可以在国外的商业模式里寻找到根源:纯净水的生产技术源自于美国,离子水源自于日本,“我们在水产品生产上一直是跟着别人走。”
“目前所有的标准都是以安全为指导思想的。”李复兴说。安全饮水标准主要考虑水中对人体有毒或有害的物质,反映在标准控制上多是有害、有毒、污染物和毒理控制指标,并以最大限量值为主,但却缺少有益人体健康的项目和最低限量值。“其实,现在以为安全的水,若干年后也许并不安全,尤其像纯净水这样人工制造的水。”
实际上,饮用水安全是针对水污染而言的,安全的饮用水能保障人的基本生理功能需要,而健康水是在安全的基础上促进、改善人体生理机能,强调水中的有益物质含量的产品。“我们应该进一步确立健康的水的概念:没有污染、没有退化、符合人的生理需要。”他认为,国内的瓶装水标准在某种程度和方面已经落后,应该确立新的健康饮用水标准。“各国的饮用水产品标准都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而变化的,国内饮用水行业也应该适时出台一个适应人们健康的标准。”
李复兴表示,目前饮用水的标准是从卫生角度来制定的,不管哪种水,按照标准生产的都是无害的。但从保健养生的角度讲,制定健康指标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Tips
国内市场上的瓶装水分类
饮用天然矿泉水 根据国家标准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中对矿泉水的定义,矿泉水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开采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泉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溶解物应在瓶的标签上写明,以mg/L表示。
饮用纯净水 据国家标准GB 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瓶装纯净水是指以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水为原料,通过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去除水中的矿物质、有机成分、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等,加工制得密封在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水。
其他天然饮用水 采用未经污染的水井、水库、湖泊或高山冰川等且未经过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制成的制品。
饮用矿物质水 以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有目的地加入一定量的矿物质制成的制品。
其他饮用水 以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不经调色处理而制成的制品,如添加适量食用香料(精)的调味水等。
饮用建议
纯净水、蒸馏水:长期饮用有负面效应
纯净水和蒸馏水本质相同,一个是利用膜处理技术去除水中的一些组分,一个是利用蒸馏方法去掉水中的一些组分。
功能:因为处理了水中99%以上的盐,这类水的PH值一般在5.5〜6.5,偏酸性,而饮用水的PH值越接近血液的PH值越好。另外,这类水不含任何矿物质,属于没有营养的水。
建议:这类水可以用为临时解渴,但不宜长期饮用,尤其不适合儿童、老人长期饮用。儿童长期饮用这种水,会对牙齿外部保护层有损害作用。
矿物质水:不宜长期饮用
矿化水是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矿物质元素,或是按照天然矿泉水的矿物质含量和比例向纯净水中添加,是对纯净水的再加工。
功能:虽然含有矿物质的矿化水比不含矿物质的纯净水、蒸馏水稍好一些,但毕竟人工添加的矿物质没有自然界的矿泉水天然。
建议:矿化水本质上还是一种纯净水,跟纯净水一样,不宜长期饮用。
天然矿泉水:看清水源地
天然矿泉水的水源必须是深层地下水,或是采用水质很好的湖水、井水等,同样含有丰富的天然矿物质。
功能:像家庭常备的饮用水最好选用矿泉水,尽量少用纯净水和矿化水,矿泉水相比较这两种水是更有营养的水。2009年《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对矿泉水中溴酸盐含量进行限定,有助于提高矿泉水的安全度,建议日常饮水选用矿泉水。
建议:矿泉水的水源地非常重要,目前天然矿泉水水源以西藏、内蒙古阿尔山和长白山3个地区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