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检中心工程师 西桂权
彩色电视机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娱乐平台”,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普通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行业概况
我国共有电视生产企业90余家,其中国产品牌居于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产能分布集中,主要有海信、创维、长虹、TCL、康佳和海尔等六大国内品牌生产企业。2010~2013年这六大品牌的出货量分别为3392.18万台、3769.06万台、4124.63万台、4440.08万台,分别占到了国内地区出货量的77.01%、76.69%、79.50%、78.01%。现在,CRT电视逐步退出市场,液晶电视出货量迅速增长,PDP彩电出货量基本保持稳定。
主产区情况
我国彩电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数中小企业以产品代工和出口产品生产为主。彩电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江苏、浙江、广东3省分布最为集中,内地及中西部地区生产企业数量较少.除长虹外,海信、创维、TCL、康佳和海尔等5家企业都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他中小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也集中分布在上述地区。
近年来,产业布局也有所变化,除总部所在地以外,大型企业逐渐将制造业向内陆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省份迁移。
行业特点与发展方向
我国的彩电制造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彩电生产国,彩色电视机的质量水平与日本、韩国等其他电视制造业国家相比基本持平。
我国彩电行业与国外同行业比,主要差距为仍存在较多规模小、产能低、质量控制不严的小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相对较差。
近年来,我国彩电制造领域关注的重点是高能效产品、智能化产品和新显示技术产品。
产品和标准
目前液晶电视产销量在国内占主导地位,近年来被抽查的彩色电视机大多为液晶彩色电视机。彩色电视机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整机性能(包括常温电性能、能效性能、射频性能、音视频性能和声学性能)、安全性能、电磁兼容性能和环境可靠性等多个方面。
彩色电视机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主要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产品明示等进行质量判定。安全性能、电磁兼容性能和能效性能属于国家强制标准要求的检测内容,也是市场准入的主要考核项目,各生产企业对以上两个性能指标较为重视。此外,整机光学性能和声学性能以推荐性标准为主,企业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产品的符合率较低。
整机性能方面
目前整机产品的光学性能指标明显低于现行行业标准,且企业标准要求低于行业标准要求,主要是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企业不断压低生产成本,使用低质、低价部件所致。整机价格战,液晶显示屏价格下降,与液晶显示屏质量下降有关,很多重要的光学性能参数,如有用平均亮度、色域覆盖率、亮度均匀性等受液晶显示屏质量影响有所下降。
安全方面
现行国家标准GB8898-201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由于是修改采用IEC60065:2005标准而来,加入了基于高海拔条件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基于热带气候条件的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电击危险、天线与保护地的隔离等内容。另外,增加天线与保护地的隔离要求确实可以避免我国不完善的电视信号系统在接入电视机时可能存在的潜在着火危险,但未对该要求进行通盘考虑,有可能引起其他条款无法进行有效判定的情况。
电磁兼容方面
现行国家标准GB17625.1-2012《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中对于电视接收机的设置依然沿用旧版本的内容,而旧版本的内容是根据阴极射线管(CRT)成像原理而定的,特别是亮度和对比度的设置方面。我国CRT电视接收机已经很少,而平板电视接收机的显示特性和CRT电视接收机有很大不同,因此有关专家建议,增加平板电视接收机显示特性的设置要求。
近年来彩色电视机呈现的新特点及新技术
新特点
随着背光方式的改变和动态背光控制等新技术的应用,彩电的能效水平大幅提高,能效指数平均值由2008年的0.84上升到2011年6月的1.34。2010年国内主要彩电企业纷纷推出智能电视。2011年以来,智能电视向云电视升级,3D电视的渗透率逐年提高,并将成为彩电的标配功能,OLED电视、超高清晰度电视等,也从实验室研究阶段逐渐步入量产阶段。随着三网融合程度的加深,彩电产品已经发展为具备上网等多种智能化应用功能的家庭信息中心。
新技术
近几年3D电视、智能电视、云电视等相继出现,让彩电行业有了新的市场增长点,同时也将对彩电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
新型显示技术(OLED、裸眼3D、8K超高清)。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在动态和对比度方面优于LCD。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立体显示已基本成为电视产品的必备功能。8K显示技术是在4K显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8K显示设备应至少具有7680×4320的固有分辨率,能接收、显示数据率4倍于4K的图像,也能呈现清晰度4倍于4K显示的画面质量。
芯片技术。当前智能电视芯片多核化趋势愈发明显,从主流的双核处理器正向四核甚至八核(4个CPU,4个GPU)发展。这与智能手机芯片的发展历程几乎同步。由于智能电视与移动设备的芯片发展轨迹越来越相近,因而也吸引了众多的应用处理器商进入智能电视芯片市场。
操作系统技术。微内核、高安全高可靠、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操作系统发展的新特征,也是未来操作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
人机交互技术。人机交互的能力,是智能电视智能化程度的最突出体现。可以说,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未来智能电视的水平。
抽查概况
总体情况
近年来,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由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牵头,开展过多次彩色电视机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任务。抽查包括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福建、山东、广东、四川等多个彩色电视机生产省份,涉及品牌的总销量覆盖全国年总销量的80%以上。其中——
2011年总计抽查34家企业39个型号的产品,总抽检合格率为84.62%;
2012年共抽查41家企业的49个型号的产品,包括37个型号的液晶电视、4个型号的等离子电视、8个型号的CRT电视,产品的抽样合格率为87.8%;
2014年抽查了10个主要生产省份38家企业的39个型号的产品,包括40个型号的液晶电视、1个型号的等离子电视,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0%。近几年来,国家监督抽查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企业合格率和产品合格率也逐年递增,总体说来产品质量有所提升。但仍有部分中小企业对产品质量没有引起重视,产品质量水平不高。
《消费指南》2015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