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持续遇冷,车市如何化解零增长风险
2019-01-17 10:31:57 中国质量新闻网

持续遇冷,车市如何化解零增长风险

近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汽车市场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国内汽车市场或将停止增长,增速可能为零。此外,2018年汽车市场整体产销增速也低于当初的预估,全年呈现2%~3%的下降幅度。

业内人士表示,当下我国汽车市场面临着严峻的局面,汽车市场整体产销持续遇冷,如何化解汽车销量零增长或负增长风险,是摆在所有车企面前的难题。

整体销量连续下滑

根据中汽协的预测,2019年全年汽车销量为2800万辆,与2018年持平。其中乘用车预计销量为2360万辆,与2018年持平;商用车预计销量为440万辆,小幅增长1%;新能源汽车预计销量为160万辆,同比增长33.3%。

此前的2018年年初,中汽协曾判断当年汽车销量同比将呈现3%左右的增速。但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1月,全国汽车销量为255万辆,同比下滑13.9%。其中,乘用车销售217万辆,同比下降16.1%;商用车销售37万辆,同比增长1.7%。2018年1~11月,全国汽车销售2542万辆,同比下滑1.7%;月度累计下滑幅度逐步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就连车企们曾经倚重的销量增长“王牌”——SUV车型,如今也已热度不再。2015~2017年,我国SUV销量同比分别实现了53.9%、44.6%、13.3%的增速。然而,从2018年6月开始,SUV车型的销量开始单月持续同比下滑,1~11月,SUV累计产销量首次呈现下滑,销量累计同比下降0.8%,其中11月销量同比下滑达18.1%。

中汽协表示,2018年全年汽车销量为2800万辆,同比下降3%,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结束了28年的连续增长,将面临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下滑,中国汽车市场需求正呈现增速放缓的态势。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指出,我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低速增长阶段,2016年购置税政策的刺激和拉动,透支了去年和今年的消费。2018年车市的负增长实际上是对前两年购置税政策透支购买力的反映。

更激烈竞争将来袭

由于整体市场的不景气,国内车企的业绩表现也纷纷告急。有市场机构对国内16家车企2018年前11个月的销量与全年销量目标进行对比调查显示,有8家车企的累计销量未达到全年销量目标的85%,有14家车企的累计销量未达到全年销量目标的90%。其中,2018年1~11月,长安汽车销量为197.9万辆,仅完成31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的63.8%;奇瑞汽车销量为66.96万辆,仅完成9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的74.4%;长城汽车销量为91.92万辆,仅完成116万辆年度销量目标的79.25%。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各家车企相互之间的销量差距比较大,各自的目标差距也比较大,因此目标完成率的高低不能简单与企业的经营好坏直接画等号。不过,从销量完成情况来看,各车企面临的市场压力确实较大。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变革加速,使得跨产业的技术相互融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成为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汽车产业创新步伐加快,产业链与广泛采用平台化、模块化的生产技术推进了全球采购模式。尽管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但是从全球格局来看,我国汽车的千人保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很大,中国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空间。行业整体放缓的背景下,乘用车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提升,优秀的企业凭借优势与品牌效应取得增长,新能源乘用车仍然保持较快增速。因此,低速平稳增长将成为汽车市场的常态,由高速增长转为产业升级是发展方向。

崔东树认为,当前产业格局正加快重塑,因而将催生新型产业生态。传统的产业是发展的基础,但是需要在新格局中调整战略定位。消费者由购买汽车转为购买服务,需求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出行服务运营平台和硬件管理运营商将成为格局形成的驱动者,电动化和模块化将会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产业链的形态将发生变化。汽车企业将从产品的提供者变为产品+服务+出行方案的提供者。

此外,在新的产业格局形成过程中,国内车企将面临多元化的挑战,今后将有更多品牌、更多车型、更多新技术不断出现,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而国内车企还有很多不足,包括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创新能力滞后、节能减排问题突出等。虽然国内也有吉利、长城这样发展好一些的企业,但总体而言,成绩背后还有不少短板,未来还有很多新挑战。

业内专家认为,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竞争加剧是新的常态,车企在关键发展期要转型升级、快速发展,才能在新竞争格局下生存发展。

如何找到增长需求

对于去年车市出现负增长的原因,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认为,在市场因素方面,前3年1.6L及以下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造成提前消费,国六政策实施在即,多个负面因素影响汽车市场进一步增长。

中汽协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18年1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75.1%,同比上升25.32%,库存预警指数持续位于警戒线之上。对此,中汽协相关负责人称,受大环境影响,汽车市场整体需求量降低,经销商集客量下降,到店人数减少。

虽然国内汽车市场正持续遇冷,但中汽协认为,刚需仍然存在,只是需要3年左右时间进行缓解。从数据来看,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156辆,远低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与地区,汽车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同时,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成为一个新兴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制造 2025、十三五规划、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都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和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成为汽车销量增长的发动机。2018年1~11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0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68%。崔东树表示,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双积分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品极大丰富,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主力企业保持强势增长,长城、长安等主力传统车企也在加速推进新能源战略,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主要方向。

此外,未来智能消费需求比例也将不断增多,智能汽车是新需求、新热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渴望拥有自动驾驶汽车的比例超过85%,他们希望在自动驾驶汽车上可以使用娱乐系统、进餐、休息和办公等。同时,互联网+给汽车产业带来智能化大变革,智能汽车场景广阔。

此外,追求个性化汽车的需求逐步增多,会推动车企个性化造车,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汽车还将作为生活体验享受和情感沟通表达的重要载体。因此,个性化的定制也将成为车企的一个增长点。

“进入新阶段,挑战还存在。2019年汽车市场仍旧不会很好,预计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但市场总量预计基本不变,上汽大通要抢别人的蛋糕。”在上汽大通“C2B智能工厂G50整车下线仪式”上,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秋华接受采访时说,为了保证市场增长,上汽大通从不同方面作出了调整。2019年上汽大通将上市5款新产品,其中 G50预计近期推出。徐秋华表示,经过过去几年的摸索和战略分析,C2B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将是上汽大通在激烈竞争中的独门武器。2018年下半年,上汽大通接近80%以上的销量均来自于C2B的订单。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上汽大通销量为11.2万辆,同比增长17%。未来,上汽大通还将继续“C2B智能定制化”模式。不过在规模提升后,如何保证C2B模式定制的质量和效率,是上汽大通需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供应商和供应链都面临着配置定制的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汽车市场由高速增长进入低速平稳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汽车行业和市场逐步完善的表现。未来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要想在新的竞争格局下生存下去,保证市场的长远增长,关键的所在是,能不断推出满足舒适出行需求的创新产品。

(责任编辑: 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