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互联网大鳄争食奥运大餐
2008-07-24 06:59: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互联网大鳄争食奥运大餐

新浪、腾讯、网易重金拿下奥运转播权

    □ 侯继勇

   7月15日,北京香格里拉,新浪网CEO曹国伟、腾讯网CEO马化腾、网易CEO丁磊罕见地站到了一起共同宣布一件事:与北京2008奥运官方新媒体转播机构央视网签约,获得2008北京奥运全部赛事的互联网视频转播授权,包括点播和直播。

   曹国伟、马化腾、丁磊均强调,新浪、腾讯、网易此次获得的奥运赛事视频内容授权将不少于其他任何与央视网就奥运视频权益达成合作的互联网站,其中也包括奥运互联网内容赞助商搜狐,搜狐拥有的权益,上述3家网站也有。

   而之前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称,搜狐拥有央视国际授权最全的3800小时奥运视频内容,拥有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独家视频”。

    视频的空子

   有人戏言,这一次张朝阳成了受伤害的人。不过,张朝阳却很平静。搜狐网络游戏异军突起,成为搜狐最主要的赢利来源。关于奥运会的广告收入,据称,董事局给张朝阳的压力并不大。

   2005年,搜狐拿下奥运会互联网内容赞助商时,张朝阳可谓奋起一搏:不甘于门户网站老二的角色,借势奥运超越新浪。在中国申奥成功前,即2000年,搜狐就开始在为奥运会赞助商做准备。那时正处互联网寒冬,短信尚未出现,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还在寻找赢利模式。搜狐成为奥运赞助商后,所有人都称其眼光独到。

   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实在太快,没想到很快走过了图文时代,迎来了视频时代。搜狐相关负责人称,2005年搜狐成为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商时,大家都觉得互联网报道的长处是文字和图片,视频是电视的长项,因此,搜狐当时主要强调图片与文字内容,并没有在意维护视频方面的权益。

   搜狐相关负责人也承认:作为北京奥运互联网内容服务商,搜狐的优势不在于视频,而在其他方面。

   张朝阳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点点疏忽,给未来开了这么大一个口子。3年后,视频为互联网带来的总体流量已经超过文字、图片,由于其直观、迅速、现场感强,许多重大新闻在互联网上都是通过视频传播。用户对视频认同之后,接下来便是广告主的认同。

   由于当初没有强调自己在视频方面的权益,奥运会互联网视频转播的授权方即央视网,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将内容授权给任何愿意付钱的互联网公司。对于央视网来说,授权给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央视网总经理汪文斌表示,新浪、腾讯、网易所获得的包括奥运赛事的直播、点播,奥运开闭幕式的直播、点播及在奥运赛事的视频转播权,跟其他相关机构应该是一样的。

    搜狐得与失

   搜狐所谓其他方面的优势,主要指采访方面的优势。张朝阳表示,作为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商,搜狐将有100余名记者参与报道,300余名工作人员在奥运会的各个场馆内参与奥运会官方网站的维护与建设。

   搜狐作为奥运官方网站的维护方,在奥运会期间将承担3方面的工作:一是成立采访队伍,负责在场内对奥运会进行采访;二是成立一支技术保障队伍,与其他赞助商一起负责技术安全;三是负责比分的监控与传递。

    3个团队共计400余人,搜狐称这是自己独家的采访报道资源。

   对此独家资源,新浪、腾讯、网易各方均予以驳斥:网络媒体没有采访权,不可能拿到奥运会记者证,搜狐记者采访的内容只能放在奥运会官方网站上,搜狐的角色就是一个总领衔,负责官网这座大楼的施工建设。他有将这座楼建好的责任,而没有任何所谓的权利。

    在没有奥运会记者证的情况下,大家各显神通,通过各种方式获取采访资源,以对抗搜狐。

   7月19日,新浪、网易、腾讯在北京宣布成立“奥运报道联盟”,并签署《奥运报道联盟联合宣言》,表示将共同组建奥运采访团队,共享奥运报道采访资源,共同打造奥运广告营销平台。3大门户此次结盟,被视为对抗搜狐的开始。

   腾讯网选择与平面媒体结盟。腾讯网去年8月与11家都市报签署协议正式组建奥运媒体报网联盟,这11家都市报都来自互联网用户的大省和体育大省,结盟后将组建一个新闻库,只要有关于奥运方面的新闻内容都将放在这个新闻库里,联盟内的成员可以随意抓取。

   腾讯网总编辑陈菊红称,随后,又有更多的都市类媒体加入此联盟,目前联盟内的成员已经超过数十家。她认为,自己拥有的采访资源并不比搜狐差。

   此外,腾讯网还与4支国家队签约,分别为乒乓球队、羽毛球队、游泳队、举重队,这4支队都是奥运夺金热门队。

   去年9月,新浪与全国8家都市报及9家电视台达成战略合作。新浪有全球采访的优势,在都灵冬奥会上,新浪网通过香港奥委会获得了中国网络媒体唯一的采访证。新浪网总编辑陈彤说,这一经验可以复制,新浪或将通过北美、香港,或者中国台湾等渠道获得采访证。

    昂贵的授权费

   互联网视频曾经让电视媒体颇为紧张,一如互联网刚刚产生时纸媒的紧张。但令央视意想不到的是,正是互联网视频的崛起,使自己在本届奥运会上赚得盆满钵满。赚钱的原因很简单:必须获得新媒体授权,这些网站才能转播奥运会视频。

   获得转播授权的代价颇为昂贵。酷6网是第一家获得授权的网站,酷6网副总裁曾兴晔透露,央视授权的视频分为两种,一种是点播,一种是直播,每种授权的价格约为2000万元至3000万元,时长约3800小时。由于属稀缺资源,大部分厂商拿下的价格都是3000万元。

   新浪、搜狐、腾讯、网易拿下的授权既包括视频点播,也包括直播,每家的代价在5000万元至6000万元,也就是说,央视网通过4家网站至少赚取两亿元。除了上述4家门户网站外,目前获得授权的还有pplive、ppstream、uusee等。

   仅互联网视频播放授权一项,央视将获得至少4亿元收益。此外,国外网站转播奥运会,也需获得央视网的授权。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拿下授权还是只是投入的开始,硬件的投入、运营团队的投入将超过授权费用的支出。曾兴晔说,酷6网为奥运会专门准备了100G带宽的服务器,加上此前已经拥有100G带宽的服务器,还有运营团队的投入,酷6网为奥运会的投入超过亿元。

   1亿元并不是所有的网站都有能力买单,曾兴晔预言,奥运会后将有一些视频网站走向衰落,包括不能为奥运会买单的视频网站,也包括一些能为授权费买单,但却不能为服务器、运营团队买单的网站。

   业内人士认为,视频网站们之所以要“死磕”奥运会,目的有两种:一是利用奥运拉拢更多广告客户,尤其是那些成为奥运会合作伙伴、赞助商以及供应商的企业客户,多赚些钱;二是在奥运会期间吸引流量,当一些视频网站在奥运会之后衰落,有了流量,活下来的网站将是胜利者。《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