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对于质量问题同样需要雷锋精神”
2013-04-19 08:20:28 中国质量新闻网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历时48年、超过85万字……近日,来自山西省怀仁县的退休老人苑玉山,带着自己一生的“心血”——自编自写的《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制品生产配方工艺实用手册》,不远千里来到我报编辑部,风尘仆仆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我差不多和水泥混凝土打了一辈子交道,也希望大家能重视水泥混凝土的质量。”带着浓重的口音,老人一边介绍自己的得意之作,一边表明自己对整个水泥混凝土行业质量发展的“关注”。

   在这本标注为“内部资料”的“大部头”著作中,41个业内人士提供编写帮助、3位业内专家作为技术顾问以及超过30人的编写团队,也说明了这本毕生著作对这位68岁老人的重要性。

   原来在20岁时,担任村支部书记的苑玉山参加了乡村的水利建设,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对混凝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尽管只有初中文化,可凭着一股韧劲和执着的劲头儿,苑玉山开始了对工程力学等专业知识的自学。

   过程是艰苦的,也是快乐的,虽然在一次次的琢磨中,苑玉山多次历经失败,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也是在这样的执着中他发现,水泥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不少工程建设的质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苑玉山通过自己的琢磨,设计出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梁,还在家乡建起了一座水泥预制厂,引来包括《山西日报》在内的诸多媒体的关注,也让他开始在当地小有名气。

   “我不记得自己失败了多少次,也不记得做了多少次实验,但我真心喜欢琢磨它,也希望自己能为水泥混凝土技术做点贡献。”说起往事,老人非常激动,尤其是谈到曾经吃过的苦,他甚至一度热泪盈眶,不过2011年两项国家专利的获得,也让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现在,老人仍然奋战在生产一线,担任了山西省朔州市跃胜实业公司总工程师,坚持在实践中琢磨、在琢磨中实践。干过技术员、当过质量检验员,现在又是总工程师,苑玉山对水泥混凝土产品的质量,也有着更加清晰地认识。“我是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成长起来的,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我克服困难搞发明,也告诉我,对于质量问题,同样需要雷锋精神,认真对待、认真钻研,来不得半点马虎。”老人深有感触地说。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