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鼓浪屿申遗与“声移”
2013-08-27 08:27:59 中国质量新闻网

    □ 司马童

   想在旺季夜宿有“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恐将越发不易。今年5月24日,《鼓浪屿家庭旅馆专项规划》一推出,立即引起不少业主的不满。规划称,今后鼓浪屿核心景区内,自然景区范围周边50米、人文景区周边20米,禁止设置家庭旅馆;鼓浪屿申遗规划中的53个核心保护要素,禁止改造为家庭旅馆;鼓浪屿重点风貌建筑禁止改为家庭旅馆,一般风貌建筑的改造也须严格遵照规划要求。

    (据《每日经济新闻》)

   厦门鼓浪屿之所以成为一处知名的旅游景观,这与其在面积仅一平方多公里的精致小岛上,能让游人集中体验别样的老建筑风情,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近年来,这里的家庭旅馆从起初十几家猛增到400多家,未必不需要加以引导和治理,但若为了申遗,而搞成人去楼空的“声移”,则不见得是明智之举。

   比起许多地方的惯见景象,此前鼓浪屿不搞“封闭式开发”,而把一些带着浓厚历史印记的建筑景观,改造成可供游人一住的家庭旅馆,不仅是解决当地旅游住宿的有效措施,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亮点。

   鼓浪屿景区管理部门称,即使不是为了申遗,鼓浪屿家庭旅馆行业的无序竞争也亟待加以引导。不过,“引导行业”切忌成了朝令夕改的堂皇借口,更要防止有违市场规律的随心所欲“禁”。正如有业者所言,“如果在2008年之前,民资还未大规模进入鼓浪屿家庭旅馆业时,先设定这样的条件,大家就不会先把钱投进来,现在是钱都已经投下去了,再告诉你不行。”据称,受此新规涉及,至少有1亿元~2亿元的民资将打水漂。而显然,就算民资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申遗就一定能够成功么?

   鼓浪屿申遗打算“压缩”一半的家庭旅馆,不禁让人联想到了福建土楼。有消息称,早在福建土楼开始申遗之前,土楼也曾一度面对其他古建经历过的“人去楼空,无人居住,产权复杂,维修无主”的问题。这种古建如果无人居住、无人修理,衰败都是早晚的事。专家认为,土楼是活的文化遗产,它体现了客家人“聚众而居”的传统理念,这不仅是出自自身安全的考虑,也旨在说明一个家族要抱成团。可见,“土楼要住人方能保护得更好”的理念,正是这道“遗产风景”至今耀眼的重要原因。

   的确,福建土楼的“住人式保护”,也有着诸如“房间外不能乱改造,房间内可以做适当的私人处理,电器使用必须严格控制”等的管理约束。这就启迪鼓浪屿方面,即使有了冲刺申遗的强烈愿望,却也大可不必去搞“声移”之招,一心只想着让老建筑“人气尽失”。说轻了,这可能会得不偿失,言重了,则疑似是懒政之策了。一句话,让人住进去,老建筑的风情才会“活”更久。《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