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济南老火车站拆建的质量疑问
2013-08-29 08:42:32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胡立彪

   济南老火车站拆除21年后拟重建一事,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各种意见中,反对重建的声音似乎更强烈一些。被媒体引用最多的一个“声音”,是山东省建筑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一蠢,再蠢”的评价。当初只为一句“殖民地象征,没有保留价值”而拆,已经是一个大错,是为“一蠢”;现在又想建,虽说有“矫枉”之心,但搞得声势浩大,把重建当成一种“功绩”来作,显然有些“过正”,是为“再蠢”。

   把不该拆的拆了,这是一种蠢行无疑,把不该建的建了,当然也是一种蠢行。不过,关于重建,这事到底蠢不蠢,还需另作讨论。毕竟,并不是所有的重建都是不该的,问题只在于,我们能不能在济南重建老火车站这事中找到“该建”的理由。有学者认为,“老火车站重建,是一个传统文化符号的回归,车站周围可以恢复当年自开商埠的文化特色;同时,可以保留中山公园附近的百年老街,提炼商埠文化元素,打造济南的特色旅游街区。”事实上,这种“回归”说,正是当地政府部门意图重建的主要理由。

   然而,对于这种“回归”,特别是济南市相关政府部门提出将原汁原味复现老火车站原貌的说法,反对者表示质疑。他们认为,“原汁原味”重建老火车站是不可能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原址已经破坏,建筑材料与工艺也发生了变化,图纸现在尚且没有找到,复原车站原貌极其困难;另一方面,即使有图纸,现在依样画葫芦造出来的东西也是赝品,形似神无,是一个没有文化内核的壳。

   其实,说到文化内核,还有一样东西恐怕也要质疑一下,那就是质量。若没有质量保障,那么重建的东西就连形也难似了。据济南铁路局原副局长、原济南站改造配套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姚广宏讲,当年拆除老火车站并非一件易事,“老火车站修建得非常坚固,本身保护得也很好。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车站钟楼内部很多地方不是用的钢筋,而是钢轨,加上石材质量很好,所以拆起来特别费劲,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拆完”。这么难拆,足见当初德国人建它的时候是多么用心,多么不计成本,多么在意它的质量。现在的建筑技术虽说远高于100年前,花费也不见得少(据说拟投资15亿元人民币),但能不能真正“用心”来保证质量,就不好说了。

   事实上,对于重建老火车站的质量担忧,才是最要紧的担忧,同时也是最有理由的担忧。山东建筑大学的一位教授表示,有关部门主张重建老火车站其实另有打算,他们是把重建当成进行大规模房地产开发的幌子。项目立项后,有关方面可以在济南市中心的繁华地段拿到修建公寓楼和购物中心的大量土地,这才是真正目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陈田说,他担心这类工程正在成为一种全国性现象。他说,当地政府不应把恢复老建筑当成房地产开发的借口。既然重建神马的都是赚钱的借口,所谓“文化回归”不过是“利益回眸”,在利字当头的语境下,重建何谈“原汁原味”,何谈质量保障?

   难怪有批评者调侃:拆了再建其实不是“一蠢再蠢”,而是“一赚再赚”。既赚眼球,增加了曝光率,赢得了关注度,还赚了政绩——当初的“拆”,就打着“改造”的旗号,是算作政绩的,如今的“建”,自然更是“意义重大”,差不多是“载入史册”的政绩了。至于是否有人从这一拆一建的宏大工程中获得了经济利益、赚了个盆满钵满,恐怕就不是我们这些局外人可以想象的了。

   既然有的可赚,干吗不拆,干吗不建?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一蠢”的事情此起彼伏,“再蠢”的事情方兴未艾。正是蠢事干得太多了,“楼脆脆”、“楼歪歪”、“楼薄薄”才到处可见。警钟已鸣,济南老火车站的拆建争议能否成为触发地方政府反思城市建设及建筑质量问题的一个契机,我们拭目以待吧。《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