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胡立彪:高车价中的凡勃伦效应
2013-09-03 08:17:41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胡立彪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并不是只有少数人才有的消费心理,这从近些日子人们很关注的关于进口汽车暴利的讨论中可以找到证据。有媒体就“进口车为何价格高”进行网络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各种税收是进口车高价的第一推手外,有21.23%的投票者认为买车者“钱多人傻好面子”是高价的第二助推剂,而业内一般认为的进口商垄断渠道定价,却排在了后面。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看,一款紧俏的路虎加价高达60万元,依然有人抢着买,除了表明买车人不差钱,不也正说明他傻么——若不知道这种“紧俏”下的加价实乃厂商和经销商联手使用“饥饿营销”伎俩的结果,已经够傻;若知道了这一内情却还非买不可,硬往人手里送钱,俨然更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市场经济中决定价格的主要是供求关系,目前中国市场豪华车的旺盛需求对进口车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所谓的“旺盛需求”,说白了就是“钱多人傻”的人有很多。

   可能“钱多”的人大都不愿意被人定性为“人傻”,但用钱满足好面子、攀比、炫富的虚荣心理,大概是许多“钱多”的人都无法逃离的内心牢笼。一位做生意的朋友买了一辆豪华轿车,可没过多久这款车的价格下跌了好几万元,我对他深表同情,可他却说:“我心疼的不是那几万块钱,而是价格下跌后,我的爱车的档次也就跌下来了。”很明显,其潜台词是:车跌价,他跌份。这是一种典型的炫耀性消费。美国制度经济学派奠基人凡勃伦对此可能会这样表述:那些价格昂贵的车并不必然比普通的车好开,对于拥堵的马路,一辆兰博基尼显然没有一辆QQ有用,但人们还是喜欢前者,仅仅是因为它更加昂贵、更加没用。

   由于是凡勃伦最先研究炫耀性消费,后来经济学界把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的物品称为凡勃伦物品,而把消费领域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称为凡勃伦效应。像进口豪华轿车这种物品,明显就是“功能性价值”占价格比值低的产品,换句话说就是造价(或进价)低而卖价却非常高的产品。而高出的那部分价差,恰恰是“钱多”的人看中的可资炫耀之地方。有价差才可炫耀,有财力才可承受价差并视其为当然,到了这种地步显然已经不把钱当钱了,而“不把钱当钱”,接下来要做的就只是寻找世上更多的存在价差的东西并拥有之了。

   仅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炫耀性消费似乎并非坏东西。一方面,它可以拉动生产并带动消费,“钱多”的人把钱花出去,毕竟比他们都成为守财奴好,而消费需求的扩大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市场商机;另一方面,炫耀性消费能增加国家税收,调整储蓄和消费的比重,并有平衡收入差距的作用。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豪车进口当然是多多益善,而“钱多”的人当然是越多越好、越傻越好。

   尽管从社会整体效益角度看,炫耀性消费的消极作用会呈现出来,比如导致人的价值观扭曲、资源浪费、社会财富的整体效用降低等,但相较于上述种种好处,炫耀性消费的坏处往往被有意回避,至少政府一般不会出台直接限制凡勃伦物品生产的政策。进口豪车价高这事,只要不降税,炫耀性消费的基础就依然存在,凡勃伦效应就依然发挥作用。难怪有专家说,在有关政策无法到位的情况下,国内消费者的理性消费是挤干进口豪华车暴利水分的最有效武器。可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消费理性哪那么容易就长出来呢。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