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余方:可穿戴设备“钱途”几何
2013-09-13 08:04:39 中国质量新闻网

    □ 余 方

   在刚刚落幕的2013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多家参展商带来的各式可穿戴智能设备大出风头,大家都在“豪赌”这个预计规模达500亿美元的市场。可穿戴设备引领的新消费潮流大概是从潮爆的谷歌眼镜开始的,谷歌2012年发布了颇具科幻色彩的可穿戴眼镜,这家伙一出现就受到时尚界热捧,虽然目前还处在测试阶段,正式发售时间据说拖到2014年了,但已经有很多潮流人士争相参与产品体验了,尽管体验价格不菲。

   此次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三星的“超级眼镜”也火了一把,把智能眼镜的竞争烈度又推高一级。智能眼镜是否有“钱途”还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其娱乐有余、实用不足,但我还是坚持把智能眼镜放入有“钱途”一类,是因为乔布斯时代苹果系列产品的成功,证明时尚对于电子产品的流行走向与技术的作用同等重要。不只是需要调整视力的人才需要眼镜,看看知名设计师、名人大咖们戴着谷歌眼镜在时装周上抢镜的情景,就知道眼镜属于无处不在的时尚用品。

   有代表性的可穿戴设备还有健康腕带和智能手表,健康腕带通过追踪人们的身体活动数据,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整体分析,而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时时无线同步,在手表屏幕上显示短信、音乐或者电邮更新。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小众的新奇玩意,例如:会说话的鞋,配备了电脑芯片、扬声器、压力传感器等,会根据用户活动的情况说出“太棒了”或“好无聊”之类的话;能发亮的裙子,通过蓝牙连接,手机有来电时会发亮;能自动充电的背包,在背包上加一个太阳能面板,在户外行走时随时为电子产品充电;挂饰摄像头,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预示着可穿戴技术前景无限。

   无疑,我们正处于可穿戴设备的1.0时代,相当于手机的“大哥大”时代,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可穿戴设备已经赚取了不少眼球,但能否将这种关注转化为市场成功还是个未知数。目前大部分可穿戴设备还停留在吸引“猎奇”目光的层面,尚未展现出具有全面突破性的实用功能。包括苹果、三星等公司推出的智能手表都不是要替代手机,只是作为手机的补充以及扩展功能之用,这也是使人质疑其市场潜力的原因,如果仅仅是充当智能手机的第二屏幕,那么在新奇感过后智能手表如何维持吸引力呢?

   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外观、性能、价格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进空间,可穿戴设备与手机的工作原理一样,都是利用传感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接入移动互联网,从而实现人与物随时随地的交流。其中,传感设备、应用程序应该都不是难事,最难的环节应该是为应用提供统一的设备标准接口,这样才能真正把应用独立于硬件,才能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实现跨行业、跨领域的拓展。可穿戴设备还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外观设计,要舒适、自然,适合长时间佩戴,而且要具有美感,最后这点也很重要,因为在科技行业中,审美价值往往处于次要地位。此外,如何让可穿戴设备记录下来的大量数据变得有意义,是另一项艰巨挑战。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