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记青年歌手易文卉
2016-07-22 09:10:55 中国质量新闻网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记青年歌手易文卉

  □ 何 力

  一场看似普通的音乐会,虽然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但是“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优美旋律,依然回荡在人们的耳畔。

  还有那火爆的场面,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歌迷们争先恐后赶来,人数多得剧场无法容纳,许多观众只好遗憾地离去;不少享誉盛名的专业人士也亲临现场,既有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著名作曲家刘青,还有著名歌唱家李丹阳、吕薇、刘和刚、付笛生和任静等。

  这场6月上旬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名为“心中的茉莉花”的音乐会,是90后新生代歌手易文卉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独唱音乐会。

  文卉的音乐会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并非偶然,这是她在音乐之路上奋力前行的必然结果。

  多年来,她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座右铭刻在脑海中,努力坚守“做好人,唱好歌”的初心,交出了一份又一份出色的答卷:上大三时,她第一次参加声乐比赛就一鸣惊人,获得第三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第二名。此后,更加充满信心的她在各种声乐比赛中屡屡获奖,如文化部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民族唱法银奖、第十五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河南赛区第一名、中央电视台《寻找刘三姐》歌唱比赛全国亚军、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奖……

  面对鲜花和掌声,易文卉从不放松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她下功夫探索声乐演唱的科学性、多样性和艺术性,从艺术歌曲、地方民歌、歌剧选段,到跨界的京剧选段以及通俗歌曲,她都一遍遍地反复练习,一次次的总结提高,直到能很好把握这些作品的不同演唱风格。音乐会上,她演唱了十几首风格迥异的作品,有的唱得生动诙谐、妙趣横生,有的唱得大气磅礴、波澜起伏,有的唱得温婉优雅、柔情似水,有的唱得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难怪她的音乐会一结束,亲临现场的专家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金铁霖教授夸奖:“演唱能力很全面,达到了新的高度。”李丹阳称赞:“声音饱满,表现力强,演唱深情细腻。”吕薇赞扬:“歌唱技巧扎实,既有科学性也有多样性。”刘青更是大发感慨:“把不同风格的歌曲表现得淋漓尽致,给听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丽与感动。”

  专家们的认可和鼓励,犹如一股股清泉,渗透进了文卉的心灵深处,给了她无穷的动力和对未来的展望。

  其实,文卉并非来自一个音乐家庭。她的音乐之路有欢乐更有艰辛。

  出生在江城武汉的文卉,自幼就表现出很强的音乐天赋。她在3岁多还不识字时,就能跟随卡拉OK唱很多歌曲,并且有很好的音准节奏。9岁那年,妈妈想让热爱唱歌的小文卉接受专业声乐训练,带她找到了武汉音乐学院著名声乐教授冯家慧,可冯老师说:“我从来不收这么小的学生,我主要教本科生和研究生啊。”但当冯老师听完小文卉的演唱之后却眼前一亮:“形象、嗓音条件都很好啊,还很有灵气!”看着漂亮的小文卉真诚和期待的眼神,冯老师终于答应:“那我就收下你这个小徒弟吧!”

  于是,作为冯教授所收的最小的学生,文卉一学就是5个春秋,演唱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在多项比赛中崭露头角:在全国推新人比赛中获得铜奖、武汉市艺术小人才比赛中连续3年夺得一等奖,同时还荣获湖北省首届少儿歌唱大赛金奖。

  在2004年那个难忘的夏天,文卉参加了当时很火的福建东南电视台“银河之星大擂台”比赛。幸运的是,正好她那场比赛的评委是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并得到了金老师的点评:“你形象、嗓子条件都很好,唱得也不错,可以去考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啊!”当天比赛结束后,金老师就将文卉推荐给当时同在比赛现场的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吴爱华老师。

  趁热打铁!十多天后,文卉带着音乐梦想,迫不及待地从武汉来到了北京,向吴爱华老师求教学艺。

  音乐之梦是诱人的,音乐之路却是艰难的。刚到北京,她和一位师姐合租了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平房,屋子里破烂不堪,连门窗都关不严实。到了冬天最难熬,穿上厚厚的棉衣都觉得冷,特别是洗澡,往返要走20多分钟,回到小巷深处的住地时,头发上都结满了冰碴子……面对重重困难,小文卉却从来不叫一声苦。她酷爱的音乐,关键时刻给了她特别的动力。

  就是凭着这种劲头,在吴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还是凭着这种劲头,3年潜心苦读之后,她以全国女高音第一名的专业成绩,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再后来,她因综合成绩优秀,被保送该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马秋华教授,导师那句“差不多就是差很多”的教诲,时常在易文卉耳边回响,她一刻也不敢懈怠。马老师8年的言传身教,让文卉在专业上有了质的飞跃。从小成绩优异的她,在艺术院校依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学习要求。本科期间,她连续3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一、二等奖学金,毕业时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期间,她延续着“学霸”的作风,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中国音乐学院学业奖学金,并有多篇学术论文在权威期刊上发表。

  面对取得的成绩,易文卉没有丝毫的沾沾自喜。她深知,一个歌手的艺术生命离不开舞台和实践。因此,她抓住机会,不断地充实自己、升华自己。全国多所艺术院校的专场音乐会上,常常能听到她那美妙的歌声;中央电视台《新年跨年特别节目》《星光璀璨新民歌演唱会》等大型活动中,也时常能见到她美丽的身影。她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组织的下基层慰问演出,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绵延千里的沙漠深处、遭遇极寒天气的广西兴业……都留下了她优美动听的歌声。

  文卉的歌声还飞出了国门,飞到了加拿大、法国、荷兰、爱尔兰、朝鲜等国家,许多外国朋友不仅惊叹她靓丽的舞台形象,而且感慨中国声乐的无限魅力。

  易文卉即将离开她深深眷恋的母校,走上充满挑战的工作岗位。她就像一朵清新、美丽、高雅的茉莉花,将在未来的舞台上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车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