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胡立彪:变“要我限”为“我要限”
2017-09-15 09:21:18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胡立彪

“限塑令”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到现在已经走到第10个年头。对其效果,舆论评价都不高。最近有媒体关注日益严重的外卖“白色污染”问题(数据显示,目前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3家平台日接单量达2000万份。按照每单消耗3个塑料餐盒估算,外卖平台日消耗塑料制品超过6000万个),将其与“限塑令”联系起来,也归为“不高”的表现,一并批评。

实事求是地讲,外卖订餐作为一个新事物,是最近几年才兴盛起来的,而10年前的“限塑令”无法预见到这种用餐方式会伴生巨量塑料袋、塑料盒等垃圾,现在要求“限塑令”来管外卖“白色污染”,并让它背锅,似乎有点不合情理。不过,考虑到“限塑令”低评价的现实效果,就算晚几年出台,恐怕也管不好。

既然锅是甩不掉了,那不如就此反思该如何进行政策调整,使其真正发挥作用。首先要反思的问题,是“限塑令”之出也,是否逻辑起点就有偏差。有评论指出,“限塑令”是基于“谁使用谁买单”的原则,从需求端发力以求达到“限”的目的,但目前市场和消费者已经渐渐对这种调节杠杆产生麻木心理。大多数消费者都不在乎为使用方便的塑料袋或餐盒额外付出两三角钱的代价;而商家为了揽客也不想在这点小钱上抠门儿,愿意为消费者“免费”提供。双方你情我愿,达成默契,就让“限塑令”慢慢变为“卖塑令”,并最终沦为一纸空文。

除非将使用费用提高到消费者难以承受的高度,否则,只盯着通过价格调节“需求”的方向做文章,是不会有多少现实成效的。这时候,把关注点放在供给侧,或许能找到办法。有人建议,在国家层面设立塑料袋、塑料盒总量逐年缩减方案,从源头上对生产企业限产甚至停产,并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强力措施,抓好监管,以扭转用户对塑料包装的依赖。与此同时,在远景上,呼唤材料科学加紧发力,尽快研制出可市场化、商业化的环保替代品。

其实,“限塑令”执行效果差,并不完全说明该政策本身是错的,只是表明它的作用有限,内容必须不断改进和充实才能巩固已有的效果。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投入去监督商家执行或给消费者以更多的激励,包括“有偿使用”在内的减塑措施的效果肯定还会继续下降。或许正是考虑到政策本身的不成熟,有的监管部门在执行层面也就做不到位。执行不到位,这意味着市场监管并不具威慑力,或者监管根本就是走过场,必然会给商家和消费者释放错误信号:限塑令也就那么回事。

显然,过去“限塑令”的推行情况反映出的现实是,从监管层面看,一些监管部门不重视、走过场,这是一种“要我限”的应付心态;从企业商家来看,它们未被触动太大利益,其限塑行为缺少外在压力,当然也是以“要我限”的心态应对;从消费层面看,基于人类固有的惰性,消费者在享受了这么多年塑料制品带来的好处和方便之后,要让人们突然在某一天放弃这种福利,大多数人是难以做到的,有对“要我限”的天然抵触心理。

由此可见,“限塑令”实行这么多年,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只有让所有相关者都主动起来,变“要我限”为“我要限”,限塑才能真正收到成效。而要做到这一点,应该坚持走“教育宣传为先导、政府执法为核心、市场管理为主要手段、产品替代为补充措施”的综合治理之路。其中政府部门的角色非常重要。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限塑政策的有益经验,从需求和供给双向发力,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和目标,既要引导消费,又要推进替代品研发,更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做到疏堵结合,标本兼治。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语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