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质量管理工作综述
2017-09-28 10:29:01 中国质量新闻网

开创生机勃勃的质量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质量管理工作综述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质量。千百年前,精美的丝绸、精制的瓷器等中国优质产品就走向世界,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今天,中国高度重视质量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中国产品、中国服务……”

2017年9月15日,黄浦江畔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第二届中国质量(上海)大会隆重开幕。当国务委员王勇向大会宣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门给大会发来的贺信时,现场的600余名中外嘉宾送上了雷鸣般的掌声。

3年前的同一天,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在中国北京第一次召开国际性的质量大会,我今天来出席这个大会,是向全世界宣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切实抓好质量的决心和信心。”也就是在这届盛会上,总理向全世界首次宣布: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从北京到上海,3年间两届中国质量大会,不仅开创了中国质量发展的新历史,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更是先后对大会的召开予以高度重视,发表了有关中国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这既是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国质量管理工作始终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遵循“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推动质量强国建设,迈向质量时代的一个见证。

全力提升质量 建设质量强国

从2011年开始,连续7年全国“质量月”的主题都会出现一个相同的“主线”:建设质量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质量,明确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而且历次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李克强总理在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专门强调质量工作,要求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黄国梁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主题都明确“建设质量强国”这一主线,就是要把质量强国喊响,把质量强国的旗帜高举。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质量月”的主办单位从2013年的26个增至2017年的47个,全面涵盖党、政、军、群、团5个领域;全国共有超过2亿人次基层一线员工,4亿人次群众参与了“质量月”活动,“质量月”活动已经深入人心,“质量月”始终不变的主题“建设质量强国”也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质量是兴国之道、富国之本、强国之策。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质量强国的伟大目标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要求,质检总局找准“切入点”,注重顶层设计,从加强质量宏观管理入手,推动将“质量为先”作为《中国制造 2025》的基本方针,推动“建设质量强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出台的质量工作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实施质量强国战略”。

找准“发力点”,完善质量导向。质检总局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和总理关于“让质量成为全社会的风尚和全民族价值导向”的指示精神,完善质量奖励制度,建立中国质量奖,树立标杆、弘扬先进,在榜样的带动下,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建立了省政府质量奖励制度,超过100个城市实施市政府质量奖励,助力质量强国建设;实施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引导地方政府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的带动影响下,目前31个省(区、市)全部建立了对下级政府的质量工作考核,17个省(区、市)将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纳入了对基层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绩效考评,质量正成为全国各地的中心工作之一。

找好“落脚点”,全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质检总局通过强化产品“三包”责任、加强产品伤害监测和消费预警、推进设备监理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比如先后为50个国家和地区的119个出口项目提供监理服务,为服务中国装备“走出去”、促进装备制造业质量提升发挥了显著作用;通过完善服务业质量发展政策、实施服务质量监测分析、开展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等措施,推动服务质量提升。比如先后3次组织开展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让百姓出游更加舒心、安心和放心,通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增强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

落实“三个转变” 迈向质量时代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深圳蛇口一直矗立的这个标语牌,代表着一个响亮的标签——深圳速度。上世纪80年代,以“三天一层楼”的传奇创造出的“深圳速度”,誉满神州,引来争相效仿。

党的十八大以后,曾经大名鼎鼎的“深圳速度”迅速被另一个响当当的新招牌所取代,这就是——深圳质量。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质量和效益导向成为我国发展新战略,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正是全国首批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深圳对这一新战略的实践和探索,也是“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的“先锋”。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不仅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新常态,还提出了质量领域著名的“三个转变”——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总书记有关“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提出之后,迅速在全国质检系统和广大质量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质检总局以“三个转变”为指引,不断完善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宏观质量统计与分析评价、推进质量技术基础综合服务示范、加强质量宏观管理基础研究、强化质量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工作等,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向质量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提出了实施质量强(兴)省战略,28个省的145个市(区、县)申请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中国速度”正在向“中国质量”转变;11家组织、两名个人获得中国质量奖,针对制造业28个行业开展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变;全国共有31个省(区、市)的416个园区申报“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已批准筹建287个,正式命名83个,“中国产品”正在向“中国品牌”转变。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的这一预言正在变成现实。质量,正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并在此引领下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监管,全面提升质量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质量基础。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八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