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别只为赶路忘了为何出发
2017-11-02 08:34:30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胡立彪

如果对市场上出现的新鲜东西搞不准,最好的办法就是回溯源头。没有偏离最初的概念,应该没问题,若偏离很远,那就要小心了。比如现在网上出现的“共享红酒”。本来“共享”指向的应该是可以反复使用的物品,而红酒是一次性消费品,怎么可能由众多消费者共同享用呢?带着这种疑问,有媒体对“共享红酒”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销售和购买红酒的双方目的都不是“共享”,而是通过拉来更多的下家购买从中获利。这种所谓的“共享红酒”模式只是打着“共享”之名,行“分红”之实。从法律角度看,这种行为涉嫌非法集资或传销诈骗。

这又是一起借“共享”炒作把共享经济玩坏的一个典型案例。近两年共享经济风生水起,资本不断涌入,制造了由诸多热点事件点缀的繁荣景象。数据显示,2016年共享经济部门增长103%,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人民币。据预计,未来几年,共享经济部门的年增长率将达到40%,到2020年,共享经济将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不过,共享经济这个大筐不加选择地啥都装,从而混迹了太多像“共享红酒”这样的搅局者,已经让该领域出现了许多问题。现在这个筐有些承受不了,眼瞅着要破了。

事实上,当“共享雨伞”“共享马扎”“共享睡眠舱”等一众共享新事物速生速死的现象发生,就已经有人看出当下的共享经济热存在严重问题,开始提出警告了。从至今的业态发展来看,不断冒出的各种“共享”产品,多不是将闲置资源进行分享,而是购置一批又一批的物品后将之租赁出去,显然与共享经济沾不上边。比如“共享睡眠舱”,其之所以被警方查封,或者主动停业,一方面是因为它尚未获得相关管理部门的许可,存在消防、涉黄涉毒等隐患,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模式根本就不是什么新事物,算不进共享经济范畴(它所提供的就是传统的住宿服务,其实与分时租赁或钟点酒店没有多大区别),是新瓶装旧酒。它披上“共享”的外衣,只是为了迎合共享经济的潮流甚至绕开监管。

而更多以“共享”为噱头发展出的各类产品,其实大都违背了共享概念的宗旨——强化使用权、弱化拥有权。专家指出,共享经济被作为趋势受热捧,离不开这样一种假设:人们对于物品越来越没有占有欲,而只要使用权。就像Uber创始人所设想的那样,最终所有人放弃了私家车。甚至还有地产商表达了更激进的观点,认为“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是反房地产的”,因为在人工智能、互联网时代使用比拥有更重要,分享比使用更重要。问题是目前社会诚信环境并不理想,“占有欲”还占有着许多人的心。有人这样描述,“毕竟,放眼望去,共享出去的雨伞已经所剩无几,共享单车上挂私锁也能见到,私有产权观支配下的占有欲依然在隐隐作祟;而各家共享单车企业无节制的发展趋势,对道路资源的竞争性使用,何尝不是另一种产权竞争,同样会造成‘公地悲剧’”。这似乎也意味着,共享是经济还是不经济,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共享经济的长足发展,有赖理性的商业判断,也需要全社会层面新产权观念的培育。

显然,并非有风就能起飞,如果不能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市场并不会因为你投之以桃,就一定报之以李。共享经济也是如此。现在共享经济还在膨涨,特别需要提醒:别只为赶路忘了为何出发。如何让共享经济收一收,让它向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做得越来越好,既考验着开发者的格局眼光,也考验着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六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