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湖北省十堰市在全国首创“标准化+精准扶贫”模式
2017-12-26 09:22:48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湖北省十堰市在全国首创“标准化+精准扶贫”模式

扶真贫 真扶贫

本报讯 (张 波 陈明学 记者张 华)“今年脱贫16万人,异地搬迁14万人,出列贫困村132个。至此,我市累计脱贫48.83万人,出列贫困村217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6万人,连续4年在全省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为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日前,湖北省十堰市扶贫办发展中心主任王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处。全市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万人,是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的全国深度贫困集中连片地区,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新一轮建档立卡共识别贫困村456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24.8%,贫困户27万户82.67万人,贫困发生率33.3%,高于全国26.12个百分点。按贫困发生率计算,该市8个县市区全部为湖北省重点贫困县,其中6个县市区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12.7万多户36.6多万人,占全省总规模的1/3。

据介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要求(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2015年7月,十堰市从标准技术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抽调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成立工作专班,开始扶贫标准的研制。工作专班深入20多个贫困村和300多个贫困户,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对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反复比较分析。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16年12月6日,十堰市质监局正式发布实施6项精准扶贫地方标准,即《扶贫对象识别规范》《扶贫项目管理规范》《扶贫资金使用规范》《“四双”帮扶派驻规范》《帮扶措施确定规范》《脱贫成效评价规范》。

“用标准化助推精准扶贫,不仅在十堰,在全国也是一件新鲜事,没有经验可循,必须广泛开展宣贯培训和试点示范,使全体扶贫工作队员和广大贫困户了解标准、掌握标准、使用标准。”十堰市质监局局长曾勤说,为此,该市将6项标准内容和相关政策解读汇编成《“四双”驻村帮扶工作手册》,发给全市各级扶贫干部,成为精准扶贫的工作指南。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至目前,已累计培训各级扶贫工作队员和贫困户2万多人次。

据了解,十堰市探索的“标准化+精准扶贫”模式,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从最初的“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准确地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突出问题,有效提高了精准扶贫的质量和效益。如按照《扶贫对象识别规范》标准要求,通过开展“查、改、促”活动,十堰市共剔除不精准贫困人口9.7万多人、新识别贫困人口5.3万多人,比原规模减少1万多人。纠正信息录入错误120余万条,数据库信息准确率达到98%以上。为解决项目“选得准”问题,根据《扶贫项目管理规范》,该市共实施到村项目6238个,落实帮扶项目资金1.23亿元;实施到户项目3.4万多个,落实到户项目资金2.91亿元。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通过推广标准化种植,发展带动全县4.5万贫困户种植药材6666.6公顷,户均增收8500元,3万贫困户因此脱贫致富。

据悉,十堰市创造的标准化助推精准扶贫经验,引起了国务院有关领导关注,汪洋副总理亲笔批示:“十堰干的真不错,一些做法值得推广。”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先后将十堰的易地扶贫搬迁和精准扶贫“查、改、促”等做法向全国推广。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对十堰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十堰市在全国第一个制定精准扶贫标准,以标准化助力精准扶贫,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提升了精准扶贫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形成了自己的经验特色,走在了全国前列。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六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