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用制度规范为章丘铁锅注入新生机
2018-07-20 10:42:05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 岳 倩

从2月爆红,网上销量增长几千倍,生产厂家从两家铁锅作坊一度攀升至170多家,到6月遇冷,产品乏人问津,许多作坊纷纷倒闭,“网红”章丘铁锅跌落神坛,仅仅经历了4个月的时间,其市场走向如同“过山车”,其原因需要反思。

章丘铁锅爆红以后,村里的人纷纷转行,干装修的、跑运输的都打起了铁锅,会的打,不会的也打,全章丘都响起了打铁声。没有经验的村民打出的铁锅良莠不齐,甚至用机器产品冒充,是导致悲剧的重要原因。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消费者的不理性购买也给“李鬼”铁锅提供了可乘之机。从章丘铁锅的爆红可以看出,在不断提高的购买力支撑下,消费者渴望得到高品质的产品。“7次热锻、5次冷锻、18遍火候,1000℃高温冶炼,3.6万次锤打”,这样复杂的传统工艺赋予了章丘铁锅生命力,也正因为如此,“一个人一天顶多能完成一口铁锅”。可以想象,要学习掌握这样的复杂工艺,需要很长的时间,也就是说,短期内扩大章丘铁锅的产量是不现实的。据悉,纪录片中所涉及的章丘铁锅“臻三环”“同盛永”铁锅加工厂,每年的铁锅产量只有几千口,在《舌尖上的中国3》节目播出的当晚,库存的2000口铁锅就在网上被抢购一空,之后的短短数日内,就有数十万口锅的订单砸来,这显然不是手工产品所能承受的。为此,两厂不仅一单未接,还暂时关闭网店,并发布声明呼吁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等热度过去后再慢慢购买。

其实,无论是对于一哄而上的当地村民,还是抑制不住购买热情的消费者,除了贴上“不理性”的标签外,都再无可过度苛责之处。毕竟,村民靠劳动多挣点钱的朴素想法有何不妥?消费者用自己的钱,买想要的产品,更是理直气壮。

有人说,这是典型的“公地悲剧”。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每一个人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枯竭。章丘铁锅对于当地人而言,无疑就是一种“公地资源”,只要是本村人,就有资格去使用“章丘铁锅”这个品牌。而且,从严格意义上讲,章丘铁锅这个概念并不具有法律意义,到目前为止,章丘铁锅并非地理标志产品,它究竟是一个质量标准,还仅仅只是一个产地概念?在章丘生产的铁锅是否都能叫章丘铁锅?还是只有经过一定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手工锻打铁锅才能叫章丘铁锅?这些问题并没有定论。

不难理解,短期套利、人人都想捞上一笔思想背后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规则的缺失。其实,早在爆红之初,面对市场上出现的“鱼目混珠”的现象,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市场监管局就协同当地有关部门,深入“臻三环”生产厂家,沟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制定手工锻打铁锅的产品标准,并形成了初稿;积极引导铁锅生产企业和手工艺人建立手工铁锅的行业协会,通过协会统一生产标准、产品价格和销售渠道;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希望通过注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章丘铁锅的传统技艺。完善的保护措施还未出台,章丘铁锅就已走了下坡路。不得不说,互联网对信息的放大效应还是被低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还需再提速,以避免对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监督和管理的滞后,避免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章丘铁锅的波折,并非全是坏事。因为,无论在成为网红前,还是被冷落后,章丘铁锅的古法工艺始终就在那里,正宗的章丘铁锅一直都很受欢迎。更何况,它带给公众诸多反思,让市场参与方更加理性。生产者会少一些挣快钱的投机心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消费者会改变购物节奏,为好产品预留出更多时间。地方政府部门会更加重视政策出台的前瞻性,提高市场管理效率,用规则更好地为更多的“章丘铁锅”们护航,保护好消费者权益,避免“公地悲剧”再次发生。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景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