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桃花潭水深千尺
2019-07-04 09:25:11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 唐红生

皖南的山水俊秀婉约,徽州的古村韵味绵绵。游走在安徽泾县,有看不够的风景,听不完的故事。

三叠式马头墙下开着不大的门,似乎有点低调,上方写有“桃花潭”字样。一进去豁然开朗,连绵的青山如黛,夏日的阳光尽情地洒向村庄田野,也洒向不远处的文昌阁,葫芦状的塔顶熠熠生辉,昭示着曾经的文风昌盛。

路两边绿树荫浓,灼灼桃花已化为果子缀满枝头,泛出淡淡的红。眼前的翟氏大宗祠,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银杏、红木、楠木的名贵,木雕、砖雕、石雕的精美,让人惊叹不已,无怪乎被称为“中华第一祠”。

荷叶田田,正撑开一把把绿伞,粉红的荷花送来缕缕清香。漫步爬满紫藤的长廊,跨过小桥,即到南阳古镇。

行走在鹅卵石、青石板铺就的巷道,千百年来被行人磨蹭得溜光,白墙、木门、花格窗上镌刻着岁月旧痕,瓦楞上长满青苔,一切古老悠长。

凌霄花一个劲地攀上屋檐,橙黄色中透着红。店铺一家挨着一家,一面面写有店名的幌子,诉说着昔日徽商繁华。各种小商品琳琅满目,当然少不了宣纸,因为这里是宣纸之乡。

街道的尽头是骑街而建的两层砖木小楼。穿过拱形门洞回望,楼檐下方高悬着“踏歌古岸”横匾,正是出自李白 “忽闻岸上踏歌声”诗句。

沿着节节石阶来到江边。这条发源于黄山的青弋江,从崇山峻岭中一路奔流,到此处拐了大弯,忽然变得安静了,像一位淑女,若有所思。江水碧透清澈,宛如一条玉带系在古镇腰间。对岸的万村,粉墙黛瓦,倒映在水面。绿树掩映的峭壁上,有一阁临水而立,风姿绰约。

在东园古渡乘坐小船驶向对岸,漾起的涟漪,划开了墨青色的水面,清泠泠气息阵阵飘来。船一靠岸,我信步登上怀仙阁。

怀仙阁下凭栏俯视,青弋江转弯处有一小岛,恰似一弯新月,将水面一分为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怀仙阁是当年李白饮酒作诗之地,自然怀想起诗仙。往事越千年,桃花潭就在其下,潭藏在江中,江拥抱着潭,潭江交融,一如当年李白和汪伦梦幻般奇缘。汪伦十分仰慕李白的才华,一日,听说李白来到宣州,便修书一封:“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生性浪漫,有如此美景美酒,欣然应邀。当得知“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毕竟是李白,哈哈大笑后说道:“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一快事。”

桃花潭的日子是惬意的,青弋江畔,把酒临风;桃花潭的日子是愉悦的,春夜朦胧,对月吟诗。

李白终将话别主人,正当登舟时,忽听汪伦和村民踏歌相送,心潮涌动,诗兴大发,随吟诗一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情深意切、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赠汪伦》,成就了汪伦千古留名,也成就了桃花潭千古流芳。

寻着李白的踪迹入村,一路郁郁葱葱,草木芬芳。一潭碧水盈盈,古树歪斜水边。几位红衣女子走在石桥上,倒影点缀其间,即刻将浓浓的绿化开。

鹅卵石的小道弯弯曲曲,两旁徽派建筑沉淀着岁月的风尘。望着一扇扇木质窗棂,不知李白曾到过谁家?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寻找当年万家酒店。李白周游名山大川,有万家酒店的地方或许闻所未闻,于是来此。

一样的青石板,一样的深巷,一样的老屋,不一样的是门楣上挂有“万家酒店”牌匾。时光久远,残垣断壁,透过门窗的缝隙,似乎看到李白与汪伦对酒当歌的身影,听到善意“谎言”被戳破后会心一笑。我触摸着斑驳的石块,稍感温度,如李白与汪伦那份暖绵延千年。

回到江边,几条龙舟正从桃花潭方向划来。端午节刚过,龙舟竞渡的号子依稀回荡,传统文化在此得以继承。桃花潭百尺深,诗中却深千尺,用以比喻感情至深。今人到桃花潭,边欣赏美景,边感怀人间温情,对优秀文化尊崇。这就是不一样的桃花潭,这就是永远的桃花潭。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小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