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经济来说,激发内需潜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7月30日的中央会议,将深挖国内需求、稳定制造业投资排在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靠前位置,凸显扩内需的重要性。在激发国内需求,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等方面,电商行业正在发挥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国际知名投行高盛8月1日发布研究报告表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在2019年Q2实现了强劲增长,在线零售额同比增长20%(第一季度为15%),城际快递包裹同比增长37%(第一季度为30%),其中拼多多占比不断提升。高盛预计,到2021年,中国将有33%的电商包裹来自拼多多。
七夕节,拼多多联合“上海老字号”老城隍庙糕点订制了一款“夕夕糕”,上线不久即售罄;7月23日,拼多多联手30年洗护品牌“蜂花”,在App首页推出定制款新品“大家乐”,当天,蜂花、上海制皂、大家乐3个品牌销售总额较前一周的日均值上涨500%,店铺访客突破123万人;618期间,拼多多的总订单数超过11亿单,其中来自三线城市及以下市场的订单数达到七成,七成农产品订单来自一二线城市……
在拼多多平台上,4.43亿用户似乎在上演一场永不落幕的消费嘉年华。来自城乡用户极其旺盛的消费升级需求,推动着这家新电商持续至今的指数级发展。
拼多多于2015年9月创立,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物有所值的商品和有趣互动的购物体验,2018年7月26日在美国纳斯达克和上海陆家嘴两地同时举行上市敲钟仪式。基于上海一流的人才、政策和制度等创业条件,拼多多创造了中国公司较快的上市纪录。在全世界互联网公司历史上,无论用户数、GMV还是市值的增长速度,都属前列。
拼多多诞生于中国人民开始全面从温饱走向小康、中国中端制造业趋于成熟、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创新,恰好契合了中国的供给和城乡居民需求结构的改革与升级。通过“品牌下乡”“农产品上行”,拼多多着力解决2019年“一号文件”强调的“产销对接”难题,从需求端深入供给侧连续变革,创造出了一种激发消费潜力的高效模式。
从需求端到供给侧
品牌下行与“新品牌计划”
拼多多的商业创新,首先体现在需求端。同样是电商,在如何更有效地匹配供需,把几亿消费者需求,智能地对接上几亿分散农户和大量中小制造工厂,会有不同模式。
拼多多的解决方案,是完全基于移动场景,通过独特的社交与公益游戏拼单,基于大数据与AI算法,短时间集纳4.43亿消费者的需求之“多”,来对接供给端的农户与工厂之“多”。
拼多多目前没有购物车,也不突出搜索功能,与传统电商通过搜索式“人找货”“物以类聚”不同,拼多多开拓了“货找人”“人以群分”的新电商模式。具体来说,主要是通过分布式AI,研究个体可能存在的消费需求,再用社交裂变的方式,迅速聚量。消费者在上面发现一个好东西,跟人分享,之后大伙儿一起以更低价格购买。这是一种新的交互模式,让时间和商品都归集了起来,这产生巨大的需求量。
在工业品领域,它契合中国相对较为分散的产业带和大量中小制造工厂,不仅为主要做代工贴牌生产的大量中端产能对接上了巨大的国内市场,还深入供给侧,推出“新品牌计划”,利用大数据增强中国制造的产品研发、营销和品牌能力,使其从“微笑曲线”的底端向高利润的头尾两端移动,推动“平价高质”的国产品牌成群结队地产生。
截至2019年7月,“新品牌计划”已累积收到超过6000家制造企业递交的申请,近500家企业和品牌方参与了试点工程,正式成员达63家,至今拼多多共推出1200余款代表行业极致的定制化产品。
深圳的家卫士扫地机器人,其母公司拥有70多项专利,2015年,在近20年代工后,推出了自主品牌。家卫士的吴厂长说:“内销、外销的同款产品,都是同样的标准、工艺、用料,同样的生产线。”然而,贴牌产品不愁销路,自主品牌却无人问津。消费者宁愿花4倍的价格购买贴牌产品,因为他们对于“家卫士”一无所知。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计划后,他们不仅对接上了国内的大市场,而且得到了平台的数据与专家建议,研发生产定制化的产品,迅速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再比如纸品行业新晋准一线品牌江苏丝飘,2019年预计销售额突破3.5亿元,而两年多前,丝飘还是一家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代工厂。成为新品牌计划的试点企业后,丝飘根据拼多多数据设计出的新包装产品,一个月内单品订单量便突破3万单。“丝飘紧跟拼多多,仅用3年时间就从小微制造企业成长到准一线品牌,可以说是同步共振。”丝飘纸业董事长钮广兰表示。
“新品牌计划”的本质是产业互联网。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认为,“新品牌计划”解决了企业的主要增长性难题,一是通过需求前置化,让消费者的意志来决定新品研发和投产的方向,极大降低了研发投入的不确定性。二是在此基础上,用稳定需求推动了企业的高成长。
为满足更多企业借助“拼模式”转型升级的需求,拼多多2019年正新招聘500位由产业学者、数据科学家、品牌运营专家、制造业从业者、手工艺者等人员构成的拓展专家,深入中国各主要产业带,充分挖掘优质工厂的潜力,进一步打通生产和需求之间的信息流,打造最精简的供应链,以深入实践C2M模式,依托消费大数据为每家工厂提供量体裁衣的方案。
需求侧变革
推动“农货上行”与扶贫
在农产品领域,拼多多也正在凸显新电商的独特价值。与中国较分散的小规模耕作的农业现状匹配,拼多多创造了一条“农产品上行”的高速路。
中国农业人口较多,土地较分散,A园子水果这个月长好了,B园子下个月才好。小农户如何对接大市场,一直是中国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根本挑战。通过“拼”模式来对接,C小区就可以拼到A园子,D小区可以拼到B园子。
2018年12月9日,上海虹霞小区内的花园内,百名居民在雨中排成一条长龙,领取刚到货的橙子。快递小哥称:“送货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么爱吃橙子的一群人,还都住在同一个小区。”其实,这是居民们看到拼多多在促销产地直发的秭归脐橙。价格只有超市的1/4,数百人参与拼团,这才出现了排队领橙的盛况。
为充分发挥新电商的优势,2018年5月,拼多多继续加深在需求端的变革,上线了“多多果园”。用户通过社交、互动的游戏方式种植虚拟果树,果树一旦成熟,多多果园就会免费给用户送出真实的水果。这些水果,很大部分来自贫困地区,尤其四川大凉山、新疆南疆等国家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如今,多多果园每天送出的水果已超过50万公斤。
农产品上行与扶贫助农植根于类似的业务链条。在农货上行领域,拼多多推出“多多助农”项目,平均约两天推给消费者一个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如上海对口支援贫困县丘北的雪莲果等。拼多多还把每月7、8、9号三天定为“多多扶贫日”,农货小组和扶贫小组联合调研,精选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投入营销资源向平台4.43亿消费者推荐。
2018年10月11日,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宜昌市夷陵区政府、拼多多三方共同举办“奔跑吧柑橘”扶贫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拼多多协同多个平台商家重点助销夷陵区柑橘产品,已累计销售夷陵柑橘超过1000万元。此次活动获评上海市精准扶贫十大典型案例。
2018年10月17日暨国家扶贫日当天,拼多多积极参与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并与云南、新疆喀什、日喀则、贵州遵义、青海果洛州等五地签订扶贫支援合作协议。同日,在国务院扶贫办主办的“2018全国电商扶贫精准论坛”活动中,拼多多扶贫案例入选《全国电商扶贫典型案例》。
恰如2019年“一号文件”所说,扶贫要“主攻深度贫困地区”。拼多多聚焦“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推动其农特产品通过平台销售。2018年,平台注册地址为农村的商户数量为68.14万,相关订单总额达1333.89亿元。其中,注册地址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商户数量为14.10万,相关订单总额为161.61亿元。注册地区为“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地区的商户数量为24555家,相关订单总额为9.35亿元。“三州”地区销售额正快速增长。
3年来,在发动5万名新农人返乡建立起一个个分拣、包装、物流的分布式中心的基础上,拼多多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拼”中央处理器,往其中输入各大产区的地理位置、特色产品、生长周期、物流条件等,经由智能算法处理后,再将各种农产品精准地匹配给消费者。通过这个模式,拼多多将几百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田,和全国的写字楼、小区连在一起,成功建立了一套可持续扶贫助农机制,带动了超1000万个就业岗位。
2018年11月8日,拼多多创始人兼CEO黄峥在乌镇举办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披露,过去3年,拼多多平台产生超过21亿笔扶贫助农订单,累计销售109亿斤农产品,相关交易总额达510亿元。在不断变革需求端的推动下,仅2018年,拼多多即共卖出653亿的农副产品,同比增长233%。
为推进农货上行,“多多大学”“扶贫专项组”“拼农货小组”组成的“农货上行”团队,2019年正在扩招500~800人,深入主要农产区,有效整合分拣、包装、物流资源,进一步稳固直连全国城市和农产区的“产地直发”体系。
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也是上海市对口帮扶对象最集中的地区。4月26日,上海云南扶贫协作第二十一次联席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云南省委书记陈豪,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等沪滇主要领导出席本次会议。在沪滇主要领导的见证下,拼多多与云南省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大力推进云南特色农产品上行工作,构建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扶贫兴农产业链条。
未来5年内,拼多多将打造1000个“多多农园”项目,持续精准扶贫,改进供给侧。
城乡消费升级
撬动中国经济新动能
从消费端到供给侧的连续变革,为平台上4.43亿消费者的消费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拼多多创始人兼CEO黄峥说:“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房纸用、有好水果吃。”拼多多的目标是始终服务于最广大人群的消费升级,同步推动“品牌下乡”和“农产品上行”,持续有效缩减消费发达地区和消费欠发达地区的消费不平衡。
在拼多多出现以前,很多人觉得中国5亿电商活跃用户已经到顶了。但如果看中国的人口分布,当时2/3的中国人还没有成为电商用户,14亿人口中有10亿都生活在三线以下城市,他们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如果电商平台都像以前以立足一二线城市、服务高净值人群为主,就忽视了“沉默的大多数”的消费需求。
前段时间有媒体反思,如果误把“价格升级”当成“消费升级”,会非常不合理。拼多多选择做一个普惠的电商平台,平台活跃用户群体中,有大量“电商新增群体”,其中一类人是以前从不上网的50、60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衍生出各种社交和支付工具,使他们能随时上网社交和购物。大量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新用户,接触到拼多多才首次电商购物,获得比县镇超市与农村集市丰富得多的品类与选择。
而且,改革开放40年,绝大部分用户的消费已越来越多元化。从非品牌到品牌,从品牌到奢侈品,又从奢侈品到追求高性价比。用户在价格和品质间寻求平衡点,越来越理性、自信。这跟日本作家三浦展提出的“第四消费时代”相似,从重视奢侈品过渡到重视个性消费,再过渡到更注重内心的满足感和社交式共享,不为品牌高溢价付费。
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将中国的消费市场分为七线:北上广深、省会、地级市、县、乡、镇、村,每一线都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拼团买买买”已成小镇青年的日常。今天,拼多多已成为全量用户的电商平台。拼多多正在弥合城乡和地区的消费鸿沟,一个消费更趋公平的时代正在降临,这也是一个深度启动农村市场,拓展满足最终需求的过程。
为满足更广大消费者“高质平价”的硬需求,拼多多的供应链做到了极致精简,没有中间消耗,甚至鼓励邮政这样的物流国企直接做电商。同时,由于平台运营成本低,大部分产品都能做到全网超高性价比,同时让利供需两端。
拼多多本质上是一家互联网技术公司,主要通过分布式AI系统,精准匹配用户需求,引领消费的升级方向。正因技术是基础,在2019年的招聘计划里,拼多多预计将新增2000名技术工程师,年底的数量将超过4000人,超过500人专注于算法设计和开发。
“钉钉子”精神
保护知识产权与消费者权益
在不断深入中国制造和500多个农产区,利用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帮助广大消费者呈现更多高质平价好货的同时,拼多多也在不断加大平台治理的力度,保障消费者体验。拼多多采取大数据风控系统与人工巡检相结合的方式,对平台上的海量商品进行管控。
财报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拼多多研发费用攀升至6.6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16%,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用在了平台治理和风控技术的研发投入上。
目前,拼多多商家数已超过360万家,为此,平台全面升级了商家入驻系统,并接入公安系统验证商户的身份信息,更有效地拦截凭证造假行为。拼多多还基于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迭代升级了假货识别算法,从底层重构违规商家与商品识别、假货识别、劣品识别等一系列模型库,有效预警对消费者有潜在危害的违规商品和恶意商家。
2018全年,通过严密的大数据风控系统与人工巡检,拼多多主动关闭超过6万家涉嫌违法违规店铺,前置拦截近3000万条侵权及违规链接,是权利人申诉数量的150倍。
这种对假冒伪劣的严打高压态势一直在持续进行。为了不被售假商家“反侦察”,拼多多建立了一支遍布全国的“抽检志愿者”队伍。抽检志愿者收到包裹后,编号并转寄第三方机构如中国检验认证集团、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天祥集团)等进行鉴定,以便平台做出公正判断。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2018年8月开展“双打行动”以来,拼多多抽调了近1/3的人员从事平台治理。2019年“双打突击队”将扩招500位巡检专家,主要职责是在公安、市场监管等机构的指导下,深入全国产业带,对平台商家做突击巡检,协助执法机构及品牌方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源头打击。
随着交易量激增,2018年开始,拼多多将消费者保障基金从1.5亿元扩充到2.5亿元,确保商家资金不足赔付情况下,消费者利益能够得到充分保护。对于事关民生的电热水器、煤气灶等商品类目,拼多多采用了严格的“邀约制”入驻,坚决把假货挡在门外。
大多数电商平台要求的商家发货时效为72小时,拼多多定的是48小时。拼多多还是最早提出全场包邮的电商平台,后来,平台进一步推出运费险保障,让消费者有“后悔”的权利,退货也能包运费。
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是拼多多平台坚守的底线。自创立以来,平台从未发生一起用户资料泄露事件;所有交易均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保,产生财产损失全额赔偿。
2018年至今,拼多多已经联合了1000多家品牌权利人展开知产合作,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处理相关诉求。拼多多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也早已上线,并持续迭代。同时,拼多多还不断与各大行业协会合作保护知产。2018年11月,拼多多与国内两大反盗版联盟——京版十五社反盗版联盟、少儿出版反盗版联盟签约合作,为两大反盗版联盟的72家成员单位建立版权保护绿色通道,共同打击侵权盗版图书。
同时,拼多多还与各地警方、市场监管部门等多方合作,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仅2018年,拼多多就主动向全国各级政府执法机关移交上千条线索,协助警方抓捕近百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近千万元。
展望未来,不断提升消费者“多实惠,多乐趣”的购物体验,继续投身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与“‘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为激发国内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消费升级等方面贡献一个平台型互联网公司的力量,是拼多多的本分与努力方向。
(东 原)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