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安徽省潜山市余井镇松岭村采访见闻
2020-01-23 09:27:36 中国质量报

松岭村里的笑声

——安徽省潜山市余井镇松岭村采访见闻

□ 本报记者 李 辉

春节临近,皖南山村年味越来越浓。

“走,我们到恒大家庭农场看看。”

1月15日一大早,记者跟着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扶贫干部、潜山市余井镇松岭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黄军走进恒大家庭农场,看到村民们一边说笑,一边忙着加工要参加消费扶贫展销的农产品。

“今天我们要加工130只鸡、40只鸭、6只羊。”过来介绍情况的是农场创办人——“90后羊倌”朱前进。他大学毕业后回乡创办了恒大家庭农场,如今年销售收入达360万元。通过他的示范带动,目前全村已经发展了60余户养羊户。

“这些鸡、鸭、羊都是我们这里土生土长的,光是这鸭子,就养了两年半以上。”57岁的村民余银桃笑声格外爽朗。他说,每天他们能从农场拿到近百元的收入,农场还提供一顿中午饭。

松岭村地处天柱山下的丘陵岗地,虽然2016年退出国家级贫困村序列,为了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村支两委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按照种养结合总体发展的目标,以标准化为抓手,发展了山羊养殖、葡萄种植等产业。

安徽省委组织部选调生、松岭村书记助理涂俊向记者介绍说,如今,松岭村按照标准化种植模式,建设了以特色葡萄、白芍、白术种植为主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已经成为松岭村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全村正致力于打造以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特色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综合农业价值平台。

“这是腌制的猪肉和鱼,过年就想吃家里的味道。”在花屋村民组,记者遇到49岁村民朱显德。常年在山东务工的他,提前10多天就赶回老家准备年货,身上的红色羽绒服显得十分喜庆。

走在去油坊组的水泥路上,黄军介绍说,近年来,该村筹资650万元修建了21公里道路,解决了3000人的出行难问题,让村民们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脚泥”的历史。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近年来,依托美丽乡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松岭村以村部为核心,辐射周围王庄、蒋庄、油坊等村民组,赋予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动力,引领全村实现“美丽蝶变”。

杀年猪、磨豆腐、做米糖是当地的习俗,这样才有“年味”。循着久违的豆浆香味,我们推开了被村干部尊称为“三爹”的朱显中的家门。

在煮浆的灶台旁,儿媳妇苏琴琴一手抱娃,一手给灶堂添火续柴。“三奶”为我们每人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三爹”捧起糖罐为大家加糖。

一张张笑脸,映衬着人们饱满的生活热情,展示着脱贫致富的美好心情。松岭村的村民们正在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着一幅美丽乡村的幸福图景。《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李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