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魏立华建议:建立大包奶粉国家长效收储机制

中国质量报
2020-05-28 14:09:13

□ 本报记者 何 可

奶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其产业链条长、环节多,抗风险能力较弱。尤其是疫情期间,奶业所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大包奶粉国家长效收储机制的建议》,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协调,建立大包奶粉国家长效收储机制,以保证乳品行业稳定健康发展,保障民生供应。

魏立华指出,奶制品有助于增强营养、提高免疫力,是日常生活和疫情期间重要的民生保障物资,奶业发展关乎健康中国战略。历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支持奶业生产。建议对疫情期间积压的大包粉予以特别补贴收储,解决上下游不平衡问题,保障奶制品物资供应,推动奶业稳健发展。

根据魏立华的调研,疫情期间,上游奶牛养殖业,奶牛每天的产奶量基本稳定,今年一季度,全国生鲜乳产量同比增长了7.9%;而下游消费端,乳制品销量大幅度下滑,原料奶供需失衡非常严重。

魏立华说,原料奶是高营养易腐难存的特殊产品,为保障奶农利益,避免倒奶杀牛,加工企业均按照原协议采购原料奶,生产富余部分喷粉库存。据中国奶业协会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乳品企业已累计喷粉生鲜乳近100万吨,与正常年份的40万吨相比增加了1倍以上,每喷制1吨大包粉企业亏损约1万元。

此外,疫情期间,奶制品销售大幅度下滑,对企业造成极大的经营和资金压力。据调查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一、二线城市各大商超奶制品销量普遍同比下降50%以上,随着疫情防控时间的延长,乳品销售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资金短缺问题日趋严重。帮助加工企业去除喷粉库存,有利于大幅度缓解企业经营压力,能够有效避免企业出现资金链困难等情况。

魏立华表示,建立大包奶粉国家长效收储机制,有利于优化养殖加工利益联结,提升奶源自给率。此外,国际上一直存在通过奶粉收储进行奶制品储备的惯例。如:在乳制品价格出现上涨时,欧盟执委会将启动“干预性应急库存”,将其储备的奶粉抛入市场进行干预;哈萨克斯坦政府在2008年国内奶制品价格在淡季出现较大波动时,为保证长期食品安全、稳定奶制品价格,也建立了国家奶粉储备资源,通过政府直接划拨资金和依靠私人资金收购2500吨奶粉,占其2008年国内奶粉产量的48%。此次疫情充分凸显了提升全民免疫力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国家层面的常态化的奶粉收储机制,有利于这一民生保障物资的稳定供给。

对此,魏立华建议,由相关部委牵头,协调建立大包奶粉国家长效收储机制,并对疫情期间积压的大包粉予以补贴收储。通过大包奶粉国家长效收储制度,在奶多时喷粉收储,奶少时投放市场,平缓“奶剩”“奶荒”的峰谷差,实现有效价格平抑机制,防止奶价暴涨暴跌,保护奶农利益。同时,通过预先配给的方式,助力奶牛养殖行业和乳品加工企业统一布局和科学规划,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动荡和行业损失,创造更加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奶业稳健发展。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水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