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显示 充电基础设施正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中国质量报
2024-11-28 14:58:30


本报讯 (记者何 可)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2023—2024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正处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年提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已有3个省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15个省份渗透率超过40%,这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关键一环,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也迎来高速增长机遇。据统计,截至10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已达1188.4万台,同比增长49.4%。

中国充电联盟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高速增长离不开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近年来,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多项政策,加速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居住区、高速服务区、公路沿线及县乡等多个领域,并注重县乡区域的补短板和示范引领。国家政策在推进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升级转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充换电服务网络。下一步,政策导向将注重分场景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从提升充电设备质量、加强地方充电运营管理以及提升用户充电体验等方面推进产业品质提升。

《报告》预计,未来的政策导向将会更加注重分级补贴、充电安全和标准法规建设。其中,在财政补贴方面,随着充换电设施奖补政策逐渐分级化,未来将进一步细化相关标准并精准补贴;在充电安全方面,国家通过发布《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等标准,强化充电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在标准法规建设方面,为进一步推动充电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运营,地方开始通过立法的方式规范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行为。

在市场方面,《报告》认为,充电基础设施的未来增长点将主要集中在下沉市场;在技术方向上,大功率及自动充电技术将得到加速推广应用;在服务保障方面,充电设备及运维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在规范化方面,充电设备零部件将会逐步走向标准化;在安全性方面,充电设备的安全性将得到极大增强。

《报告》指出,在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进程中,充电设施建设数量与运行质量对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应关注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控制运维成本,运维工作要有全生命周期概念并深度参与各环节。

在设备维修方面,充电设备维修是确保电动汽车充电桩稳定运行、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环节。对于损坏严重或寿命到期的设备或零部件,需执行报废回收流程,确保所有操作可追溯,为产品后续改进提供经验。

在充换电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方面,《报告》认为,充电设备是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核心,安全要求高,需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在连接安全方面,为确保配电线路安全,应优先使用铜芯电缆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同时提升施工质量监管,以降低火灾风险并保障充电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为保障数据安全,充电信息服务平台企业均应建立信息安全体系,规范数据管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满足业务需求,实施数据容灾与隐私保护,确保数据安全。

(责任编辑: 八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