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职能 优化举措 创新机制
山东东营多点发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 本报记者 朱文达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和‘硬招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建仁在东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优化营商环境 塑强发展优势”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该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增强监管执法效能,强化服务保障意识,积极为东营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为营造良好宽松的准入环境,东营市市场监管局立足“小窗口”,做优“大服务”,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要求,结合审批服务事项调整情况,进一步整合驻东营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人员职能,成立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工作专组,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和“一次办好”等相关制度。在企业开办过程中,该局全面落实“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证照快递送达”的“零上门”服务机制,实现一站式窗口受理,全程网办,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今年以来,东营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审批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优化外商投资公司登记流程,提升审批服务质量,并将‘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提速增效行动’列入惠民利企10件实事,为经营主体准入和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环境。”东营市市场监管局三级调研员宫一忠表示,该局将承担的31项行政许可事项、756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被纳入东营市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统一受理、统一送达、统一发证,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截至目前,东营市办理外资设立变更等事项177件,许可事项(含省级委托)1800余件。
同时,东营市市场监管局着力加强统一大市场建设,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调整充实15个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完善《东营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工作规则》等基础工作制度,建立重大政策会审制度、抽查机制、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受理回应机制等配套制度措施;在推进公平竞争审查与合法性审查方面,加强与东营市司法局深度衔接,进一步规范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有效提高行政决策质量。
“如有违反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原则的,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确保整改到位。”东营市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监管科四级调研员陈良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了解,该局全面清查违反统一大市场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政策措施清查工作、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政策措施专项抽查等,全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为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东营市市场监管局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精准落实,召开部署调度会议和联络员培训会议,入企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并加强“一单两库”管理,连续3年进行动态调整。今年以来,东营市“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结果公示率为100%,协同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同时,该局健全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失信联合惩戒和“黑名单”机制,使失信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落实信用修复制度,加强信用修复业务培训,指导基层做好信用服务工作,引导经营主体消除失信限制,重塑良好信用,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推进信用园区建设,持续打造海外人才信用园区,为海外人才提供征信指导。
在知识产权方面,东营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联合东营市财政局修订《东营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开展高价值专利评审和梯度培育,引导企业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持续发挥预审绿色通道作用,专利申请质量明显提高,平均预审周期压缩到3.7天;深入推进纠纷快速处理,依托市场监管所、律师事务所等载体设立维权援助工作站54个,实现纠纷快速处理“一张网”;持续加大涉外保护建设力度,成功获批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并聘任来自全国律师事务所、代理机构等单位的纠纷应对指导专家18名;实施特派员制度,精准深入该市60家企业,解决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等方面问题100余项。
东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李振芳表示,东营市将继续把专利转化运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加强存量专利盘活,鼓励专利开放许可,持续开展专利产品备案,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深入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不断为增强企业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