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荣昌区真招实策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助“小个体”拔节生长

中国质量报
2024-12-05 14:22:24

□ 孟俊平 本报记者 谢 旺

“允许餐桌外摆,解决了我的难题。”近日,重庆市荣昌区“寂寞的串串”负责人刘德强感慨地说,餐桌外摆不仅是鲜活的“招牌”,还给顾客提供了自由、放松、休闲的用餐体验。像这样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好做法在重庆市荣昌区还有很多。

近日,荣昌区开展2024年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周活动。记者了解到,荣昌区市场监管局牵头,经信委、商务委、工商联部门配合,在重庆率先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出台《荣昌区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发展措施》),将实施5个方面27条措施,提出到2029年,该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个体工商户活跃度达到70%,累计新增“个转企”300户以上,新增“小升规”“小升限”300户以上,带动就业人数达到30万人,经营性贷款余额达到440亿元。

今年以来,荣昌区发挥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作用,激活能动性、升级新活力,积极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租金、税费、社保、融资等方面难题。

为激发经营主体新活力,该区紧扣“发力点”,荣昌区市场监管局与15个联席会议成员联合印发分类标准及认定办法、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支持培育工作措施,赋能个体工商户在相应领域内精耕细作、发展地方特色产品。小薛卤鹅负责人苏均说,门店已经增加到6个,卤鹅销量持续攀升,已在全国个体工商户发展网上申报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有望成为“荣昌卤鹅”的一张新名片。荣昌区注重建设服务站,荣昌区市场监管局创新建立荣昌区“1+9”个体工商户服务站,服务站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工商联、民营经济协会作用,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政策宣传解读,收集个体工商户诉求,形成问题收集、转办、处理、督办、反馈闭环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受理个体工商户咨询40余人次,协调处理个体工商户问题诉求30件。与此同时,该区注重打好“组合拳”,形成助企纾困政策合力,持续推进减税降费,1—9月共减免个体工商户税收29275万元;引导2333户个体工商户“双定”户建账,引导42户个体工商户转为一般纳税人;调整非居民用气价格,4—10月为个体工商户商业用户减少成本40多万元。

为打造提档升级新引擎,一方面,荣昌区持续推动个体工商户做大做强,荣昌区市场监管局放宽个体工商户住所登记,通过线上办、帮带办、全区通办、日办结等措施,优化注册登记流程,提升注册登记便利化,推动重庆铜鼓镇铜安大药房、重庆市荣昌区虹佳液化气有限公司、重庆源向宏商贸有限公司等33户经营主体“个转企”。另一方面,抓好宣传引导,荣昌区市场监管局召开“送政策问需求·共话成长故事”个体工商户座谈会,11个银行机构参会,9名不同行业领域个体工商户代表分享创业历程和成功经验故事;组织荣昌区300余名网格员,开展服务个体工商户政策大宣讲,让社区网格员成为服务个体工商户的“传声筒”和“接线员”。此外,该区不断强化平台建设,荣昌区市场监管局打造美食文化平台,结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美食文化季、荣昌-隆昌“双昌”旅游线路两大主题,培育6家“渝味360碗”美食体验店、1家示范店,引导10家“渝味360碗”菜品商家入驻川渝美食文化街;搭建人才支持平台,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惠及区内个体工商户及中小企业500余家;搭建非遗交流平台,上线48家陶艺工作室,12家安富美食商家,建起基于平台—企业—产业—政府的立体化赋能体系。

据了解,荣昌区现有个体工商户5.4万户,占该区经营主体的76.5%,提供近16万个就业岗位。1至9月,个体工商户税收入库1433万元,同比增收389万元,增长37.2%。

(责任编辑: 加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