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秦海峰
2024年10月,一场涉及农民工与中铁三局及其分包公司管理员郭某的劳务纠纷,让19名农民工兄弟心急如焚。
在山西省个体劳动者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山西省个协调委会”)与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迎泽法院”)的精心组织下,这场劳务纠纷得以迅速化解。
面对农民工对劳动薪酬的迫切诉求,山西省个协调委会与迎泽法院迅速行动,创新采用“云调解”模式,通过多次线上沟通,精准释法明理,有效疏通当事人“心结”与“法结”,成功化解了这一系列劳务纠纷,不仅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更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了积极力量。而这只是山西省个协调委会成立以来调解众多纠纷的一个典型。
时间回溯到2023年12月6日,山西省个协调委会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山西省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体劳动者纠纷调解工作迈上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新征程。作为全国省级个协中仅有的两家调委会之一,山西省个协调委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重大使命和责任。
一年多来,山西省个协调委会始终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与迎泽法院签署《诉调对接共建协议》,设立“法官工作室”,并在个体工商户集聚商城设立“调解工作室”,多措并举,调解纠纷,努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增强个体工商户和广大个体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些创新举措,如同一道道桥梁,连接着矛盾双方,也连接着法治与和谐。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山西省个协调委会已成功调解案件184件,涉及合同纠纷、涉农民工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多个领域,涉及个体工商户及个体劳动者294人,涉案金额高达1700余万元。其中,31件案件经过司法确认,已履行金额超过1281万元。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山西省个协调委会调解员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是他们用心用情调解每一个纠纷的生动写照。
“一心为民办实事,情系百姓解民忧”“心系民生,解忧排难;高效调解,力促和谐”……一面面锦旗,不仅是对山西省个协调委会工作的肯定,更是对调解员们无私奉献精神的赞誉。这些锦旗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调解员们为民解忧的初心和使命。
山西省个协调委会的工作不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还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上报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的典型案例《用调解之笔绘就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初选入围,向山西省司法厅、山西省广电局报送的《人民调解解民忧》法治动漫微视频,为全国个协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样本。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山西省个协调委会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调解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作出的努力。目前,山西省个协调委会已有调解员46名,由执业律师、媒体记者和有多年维权工作经验的相关人员组成。他们工作经验丰富、业务领域宽泛,为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山西省个协调委会还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等法律法规。调解员们走进商城,现场进行法律咨询,为个体工商户开展纠纷案件咨询专场活动,指导其收集保全证据,提高个体工商户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这些工作已经融入了山西省个协调委会的日常,成为他们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
“让调解之光照亮和谐之路。”山西省个协调委会主任王顺宏表示,该调委会将继续紧扣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调解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力求在调解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研究调解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总结经验,有效预防和化解个体工商户及个体劳动者矛盾纠纷,为其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调解服务,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