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何 可 实习记者刘松瑶)近日,市场研究机构君迪(J.D.Power)建议汽车行业警惕以数据驱动的净推荐值(NPS)体验体系导致的应用误区,有效利用该体系实现从“数据测量”到“数据驱动”的价值转变。
NPS通过让用户以0~10分打分,评估其向亲友推荐产品或服务的可能性。NPS数据较为直观,用推荐者百分比减去贬损者百分比,结果波动区间为正负100。
近年来,汽车行业内众多品牌厂商日益重视NPS,高NPS用户在其全生命周期中都是品牌的“隐形增长引擎”。君迪发布的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客户体验价值研究显示,NPS越高的用户,购车决策越快,对车辆相关的付费产品购买意愿越强。在其拥车过程中,成功推荐率也越高。同时,该机构发布的2024净推荐值研究显示,传统燃油汽车品牌整体NPS行业平均得分为33分,表现优异的品牌有沃尔沃、路虎、梅赛德斯-奔驰;新能源汽车品牌整体NPS行业平均得分为33分,表现优异的品牌有蔚来、梅赛德斯-奔驰、理想。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汽车品牌而言,重视NPS数据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当下,在NPS的管理应用过程中,大多数汽车品牌只是把NPS当作代替满意度的一项测量指标,其关注点主要聚焦于NPS数值大小变化及致使数值降低的失分因素。这一现状极易在品牌厂商内部引发两大应用痛点:贬损修复陷入“自证陷阱”,当贬损修复作为自上而下布置的任务时,品牌厂商往往先耗费精力为失分点进行数据层面的自证;在设定NPS得分提升目标后,汽车品牌资源投入失焦,无法明确从哪些业务单元着手,及投入资源量级。追根溯源,这些问题是NPS未能有效解决对标性、分解性和驱动性三大关键特性所导致。
据了解,君迪构建的数据驱动NPS体验体系精准针对三大痛点,整合848个能落实到具体端到端业务的用户全生命周期体验触点。这些触点源于君迪的10项行业联合研究,覆盖潜在用户以及处于不同拥车期车主的全生命周期,全面涵盖产品与质量、销售与服务等各方面的体验触点。
通过建模,该机构将每个客户体验端到端触点与NPS展开深入数据分析,进而明确不同体验指标对NPS的驱动性和贡献值。依据各项指标影响力的高低,识别出以下两类关键指标:在当下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汽车品牌可做有限投入的门槛型管理指标——此类指标在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对NPS的驱动效果达到拐点,不再显著增强,这表明用户对这类指标的体验,达到基本标准就会感到满足,并无额外过高要求;汽车品牌应全力整合可利用资源聚焦提升的魅力型传播指标——此类指标对NPS提升的驱动影响明显,意味着越优质、越具引领性的体验,越能有力推动用户进行口碑推荐。
君迪建议,在明确行业驱动指标后,汽车品牌仍需审视自身在各项体验指标上的实际表现,通过对标竞品,对标核心目标市场,在优化用户体验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升NPS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