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提示:按需选购包装饮用水

中国质量报
2025-04-08 16:34:22

市场上的包装饮用水琳琅满目,消费者应根据产品特性科学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饮用水。

包装饮用水是指密封于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包装材料及制品中,可供直接饮用的水。根据《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包装饮用水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泉水、饮用天然水、其他饮用水。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包装饮用水仅分为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

饮用天然矿泉水执行标准一般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18),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矿泉水中的界限指标有锶、偏硅酸、溶解性总固体等,其中,锶是人体骨骼和牙齿发育的重要元素,对骨骼健康等大有益处;偏硅酸是促进代谢的核心元素之一,是皮肤健康与维持皮肤弹性、活性的重要元素。饮用天然矿泉水可以以水的形式补充身体水分及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饮用纯净水是人体日常饮水的重要补充,执行标准一般为《瓶装饮用纯净水》(GB 17323—1998)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是以符合原料要求的水为生产用源水,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当的水净化工艺,加工制成的包装饮用水。纯净水口感较好,但几乎不含矿物质。

饮用天然泉水与饮用天然矿泉水只一字之差,但却有着不小的区别。饮用天然泉水执行标准一般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是以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或经钻井采集的地下泉水,且未经公共供水系统的自然来源的水为水源,制成的包装饮用水。虽然也采集自地下,但是是相对易污染的浅层水,而且由于与地下岩层作用时间较短,水中含有的矿物质成分相对较少。

饮用天然水执行标准一般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是以水井、山泉、水库、湖泊或高山冰川等,且未经公共供水系统的自然来源的水为水源,制成的包装饮用水。除有限的处理(例如过滤、臭氧或者等同的处理)外不加改变,既去除了原水中极少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又保留了原水中的营养成分和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其他饮用水执行标准一般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是以符合原料要求的水为生产用源水,经适当的加工处理,可适量添加食品添加剂,但不得添加糖、甜味剂、香精香料或者其他食品配料加工制成的包装饮用水。主要指的是矿物质水,简单地说,就是纯净水加少量矿物质,经杀菌罐装制成。添加矿物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的要求。

在选购包装饮用水时,消费者应仔细检查瓶盖是否密封良好,并关注标签上的产品名称、产品类型、执行标准及食品生产许可证。此外,选用饮用天然矿泉水要注意查看是否标明矿泉水水源地名称及采矿许可证批准号、特征界限指标等。

(来源: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网站 本报实习记者 蒋函玉 整理)

(责任编辑: 加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