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商业成功的密钥—— 一份关于质量诚信与经管温度的零售业市场报告

中国质量报
2025-04-08 14:20:58

□ 本报记者 孙中杰

在河南省许昌市这座三线城市,一家名为胖东来的商超创造了年营收169.64亿元的奇迹。当传统零售业陷入经营低潮时,它却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单日接待客流超60万人次。这种逆市飞扬的商业现象背后,是胖东来对商业本质的回归——用极致的质量诚信、严苛的食品安全和充满人性温度的服务,构建起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任桥梁。

4月2日,记者跟随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网监工作会议代表,通过对胖东来综合流通加工产业园区的深度调研,从质量诚信、食品安全、人文关怀3个维度探寻到了胖东来商业成功的密钥。

质量诚信:零售业的“价值锚点”

在胖东来的发展历程中,“用真品换真心”始终是不可动摇的经营哲学。2023年全国“诚信兴商”案例评选中,胖东来以榜首身份入选,其七大诚信体系涵盖商品质量、服务承诺、员工关怀等多个维度。胖东来在食品类和非食品类开发出自主品牌产品300余种,并投资400余万元,在超市仓储加工配送中心设立3个食品安全检测室,配有专业检测设备、专业专职检测人员,规定所有未经检测并出具合格检测报告的产品,一律不准配送至商场超市门店销售。

这种对质量的坚守渗透到生产销售的每个细节。在胖东来,顾客可自助称重购买黄金饰品,服装价签标有进货价与毛利率,水产销售实行“沥水称重”。去年6月的“擀面皮事件”中,面对加工环境问题,胖东来不仅对涉事商户处以5000元罚款,更奖励给举报顾客10万元现金,对8833份问题商品每份补偿1000元,相当于商品原价的125倍。这种“壮士断腕”的处理方式,让消费者看到了企业对质量问题“零容忍”的决心。

胖东来始终坚持诚信守法经营,积极贯彻国家法律及地方法规,保障消费者权益,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并先后获得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许昌市市场监管局、许昌市消费者协会“消费维权服务示范岗”和“示范单位”等称号。

食品安全:从源头到舌尖的守护

胖东来对食品安全的管控堪称行业标杆。胖东来去年投资5.7亿元建成的中央厨房,拥有烘焙、熟食、豆制品等五大类生产线。自主生产利润微薄的豆芽,生鲜区的活鱼需经过一周暂养排泄才能上架,炸物使用油时长严格控制在12小时更换周期内……这种不计成本的投入,源自创始人于东来对“让顾客吃得放心”的朴素追求。

当行业普遍依赖第三方供应商时,胖东来选择自建供应链体系。胖东来种植的豆芽年产量超过3000吨,全部采用自主研发的培育技术,确保零添加、无污染。据工作人员介绍,胖东来中央厨房年产能2.8万吨,年产值10亿元,其中月饼日产3万盒,牛肉干日产3吨。这种垂直整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不仅保障了食品安全,也让消费者在购物时无须紧盯配料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层层把关。

人文关怀:商业文明的温度革命

胖东来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员工与顾客的双向尊重上。在员工层面,该企业实行行业罕见的“四高”政策——高薪资(平均工资高于行业30%)、高福利(10天不开心假、免费体检)、高培训(每年人均200小时学习时长)、高尊重(管理层轮值制度)。在胖东来综合流通加工产业园区内,司机的休息室,车间员工的休息室、淋浴室、棋牌室,车间外面的强制休息位等应有尽有。在顾客服务上,代驾停车、免费煎中药、宠物寄存等100余项暖心服务,构建起“购物+生活”的生态场景。

这种人文关怀更体现在对商业规则的重构上。胖东来首创的“不满意就退货”政策已升级为“上门办理退换货”,顾客投诉处理结果全部公开。去年,曾发生一起员工与消费者争执事件,胖东来不仅向顾客赔偿500元,也向涉事员工发放5000元精神补偿费,这种“双向保护”的理念颠覆了传统商业思维。

“胖东来现象”折射出中国零售业的深层变革:当消费者从价格敏感转向价值敏感,企业必须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深耕。胖东来的成功,不仅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更在于被重新定义的商业与人性关系——真正的商业文明应该是让员工有尊严地工作、让顾客有温度地消费。这种回归本质的经营哲学,或许正是破解零售业困局的关键密钥。在这个意义上,胖东来不仅是一个商业标杆,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消费市场对真诚与品质的永恒期待。

(责任编辑: 加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