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吴 迪)近日,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湖南省消保委”)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消费投诉分析报告,虚假宣传、培训服务纠纷、移动电话服务等成为投诉热点。
数据显示,湖南省消保委该季度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461件,同比增长27.1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2.97万元。该季度消费者投诉解决率达81.65%,投诉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236件。从投诉性质看,质量问题(3050件,占29.16%)、售后服务(1747件,占16.70%)、价格争议(1511件,占14.44%)位居前三。
值得关注的是,虚假宣传类投诉比去年同期增长70.92%,达1058件。部分商家通过直播夸大产品功效,甚至涉嫌销售“三无产品”;部分主播以“优惠价”诱导消费者脱离平台交易,导致后续维权困难。2月,消费者向先生在直播间观看某主播销售鸭头后,添加商家微信并在线上购买了产品,收货后发现产品没有保质期等标签标识。湖南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应留存直播录屏、支付凭证等证据,警惕“私下转账”风险。
商品类投诉中,食品类、家用电子电器类、服装鞋帽类问题突出,分别占商品投诉总量的20.53%、9.18%和8.89%。家具、化妆品及通讯类产品投诉量同比涨幅超80%,其中,家具类投诉较去年同期增长91.75%。此外,服务类投诉集中在生活及社会服务类(1239件)、销售服务类(548件)及教育培训服务类(309件)。
教育培训服务投诉比去年同期增长143.33%。涉及“保过承诺”落空、退费难等问题。2月21日,消费者李先生报名某电商陪跑班后,发现课程质量与宣传严重不符,想退款,却遭拒绝。对此,湖南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选择培训机构时,应核查资质、避免大额预付费,并拒绝“消费贷”“分期贷款”等,以防落入陷阱。
移动电话服务投诉量增长71.76%,隐形扣费、携号转网障碍等问题突出。消费者李先生因扫码停车误点“优惠”页面,连续数月被扣除增值业务费。湖南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定期查询话费账单,及时关闭非必要的增值业务;需要携号转网时,提前查询是否符合转网条件,如遇阻挠可向有关部门投诉;遇到信号覆盖与宣传不符时,可要求运营商提供实测数据,若与宣传严重不符,在有相关证据的前提下可要求减免费用或解除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