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 辉
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市场监管局紧扣“风险排查、精准防控、能力提升、帮扶发展”主线,坚持将食品生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作为“先手棋”“关键招”,不断推动以“八公山豆腐”为代表的淮南特色食品生产企业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淮南市市场监管局紧盯豆制品生产企业、小作坊等监管对象,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该局深入开展抽检监测、投诉举报分析评估、舆情监测等,排查收集风险信息,迅速逐一进行核实处置;以日常检查、专项检查、飞行检查和相关监测发现的问题为基础,深入开展风险点研判分析,指导县区开展深度排查。针对豆制品产业集中区域,重点开展专项整治,深挖带有区域性、系统性、潜伏性特点的安全隐患;构建“网格化”监管格局,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问题,采取交叉互查、夏季夜查、第三方检查等方式,开展豆制品生产企业、小作坊整治提升。
该局以“三围绕”(围绕日常检查、投诉举报、抽检与监测)“两聚焦”(聚焦检查发现问题、投诉风险点)为核心,每季度会同抽检部门、技术机构、执法稽查单位、相关县区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风险会商,研判风险隐患;针对投诉举报、日常监管发现问题,指导县区召开豆制品专题风险会商会议;结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新规发布,梳理出豆制品允许使用添加剂名录及最大使用量,结合《豆制品风险管控清单》,组织全市豆制品生产企业开展风险防控培训,通报问题、解读风险管控要点,推动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发挥风险会商结果运用作用,针对发现的带有区域性、系统性、潜伏性特点的风险隐患,集中部署开展豆制品食品生产环节专项整治、夏季豆制品生产企业集中夜查等行动,全方位、系统性化解相关风险;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豆制品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利用“事中事后监管平台”随机抽取32家豆制品生产企业、小作坊开展豆制品“随机检”,开展下沉检查,建立问题清单对账销号,督促问题闭环整改。
与此同时,该局建立了监管、执法稽查、投诉举报、抽检监测等科室(部门)内部投诉举报、案件线索移送机制,实行风险隐患排查科队互动、区队联合。按季度定时召开食品生产、执法稽查、12315投诉举报、食品抽检、技术机构等科室(部门)共同参加的风险会商,针对风险集中区域,共商形成风险控制举措;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和交流座谈,深入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八公山豆制品行业协会等重点企业、行业一线,认真查找风险隐患,搜集未知风险,通报监管问题,沟通企业困难问题,推动政企协同,形成共治机制。
淮南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高风险问题管控,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切实守牢食品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