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雪淬活古道春——四川犍为茉莉花香涌产业潮

中国质量报
2025-07-01 15:37:21

香雪淬活古道春

——四川犍为茉莉花香涌产业潮

□ 熊纹玉

在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岷江之畔,有一片被茉莉花香浸润了300年的土地——乐山市犍为县。这里孕育出中国茉莉花版图上极具传奇色彩的地方珍品——犍为茉莉花。作为全国四大茉莉花主产区中唯一的川蜀代表,犍为茉莉花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珍稀的品种资源和创新的产业模式,书写着一段关于“一朵花富一方人”的巴蜀传奇。

犍为茉莉花在《犍为县志》中有确凿的文字记载,清乾隆三年(1738年),犍为八大商人为扩大商务从福建福州引种数千株茉莉花种苗至清溪镇筒车坝。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官至福州知府的犍为人李拔离任后带回茉莉花种苗在南门坝建园。川蜀大地的茉莉花种植史便由此开启。

与其他产区不同,犍为茉莉花从诞生之初就烙下“茶马古道”的文化基因。作为连接川滇的商贸重镇,清溪镇曾是茶叶、生丝等物资的集散地,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让犍为茉莉花从单纯的观赏花卉,迅速演变为与茶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经济作物。

据犍为县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华中介绍,当地自主培育的“金犍茉莉”,是全国首个通过审定的茉莉花品种,以朵大瓣厚、香精油含量高的特质成为制作高档花茶的顶级原料之一。更特别的是,1.77万公顷茶叶植基基地与5733公顷茉莉花种植基地交相辉映,“茶茉联姻”的生态格局,独树一帜。

地处北纬29°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7.5℃,无霜期长达334天,马边河冲积形成的肥沃土壤,加上森林覆盖率高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茉莉花生长的“川蜀微气候”。另外,犍为县推行的“猪—沼—茶(花)”生态循环模式,让这里的茉莉花种植基地成为全国少有的零工业污染产区。

“花农们接近正午时分开始‘太阳花模式’的采摘。一方面,此时花蕾经过晨间高温‘醒花’,韧性增强,降低鲜花破损率;另一方面,为匹配茶厂夜间窨制流程,需让花蕾在傍晚前刚好达到半开放状态,此时香气物质释放达到峰值。”犍为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鹏揭秘道。

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加上犍为茉莉花茶独特的“熟香”工艺——在窨制过程中,通过择花、炒花的特殊技法,让茉莉花香与川西南中小叶种茶坯深度融合,形成了清香、浓香、熟香、兼香四大花茶香型体系。这在全国茉莉花茶品类中堪称独创。

先天的自然禀赋与后期的工艺创新,犍为茉莉花茶走出了自己的品牌建设之路。2010年,犍为茉莉花茶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2020年,全国首个《茉莉红茶》国家级行业标准制定发布。

2024年,犍为县由茉莉花、栀子花、茶叶形成的芬芳经济全链条综合产值达140亿元,茉莉花茶占据四川省高档茉莉花茶市场的70%。

这种产业爆发力源自犍为县独创的“企业+产业村+农户”三方共赢机制。在133公顷的芬芳经济产业园里,7家省市龙头企业形成了从种植、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犍为茉莉花走出一条“质量为王、特色取胜”发展之路,守住生态与文化的专属性,让“一朵花”的芬芳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China Quality Daily 安安检宝食探记】

(责任编辑: 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