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千年瓷韵绽放时代光彩
汝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勾勒“产、文、旅”共生共荣美好画卷
□ 孙 博 本报记者 孙中杰
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郊的汝瓷小镇。在一家生产工坊内,匠人专注于拉坯、修坯、施釉,窑火熊熊燃烧,赋予每一件汝瓷神秘釉色;厂区外,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质检人员严谨把控,用一枚枚地理标志专用标识为产品品质背书。
汝瓷,这一承载千年古韵的“国之瑰宝”,正以崭新姿态焕发时代光彩。
漫步小镇街巷,汝瓷博物馆、大师工作室鳞次栉比,游客穿梭其中,既能观摩传统烧制技艺,又能亲手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特色商业街里,琳琅满目的汝瓷精品令人驻足,非遗展演、文创市集热闹非凡。“汝瓷小镇恋瓷集”等项目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勾勒出一幅“产、文、旅”共生共荣的美好画卷。
近年来,平顶山市政府锚定“传承文化瑰宝、激活产业动能”目标,将汝瓷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创建纳入全市发展战略,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平顶山市汝瓷文化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设立陶瓷产业专项资金,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该市统筹汝州、宝丰两地资源,构建全方位保护体系,推动汝瓷产业从“文化符号”转变为“经济引擎”,绘就地理标志产品高质量发展新图景。通过制定细化方案,明确部门权责,形成“市级统筹、上下联动”的高效推进机制,为汝瓷产业长远发展夯基垒台。
为进一步保护汝瓷地理标志产品,平顶山市市场监管部门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侵权监测网络,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执法,严打侵权假冒行为。2024年以来,平顶山市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涉汝瓷地理标志案件11起,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规范专用标志使用,以70万枚标志赋能112家企业,以法治利剑守护汝瓷市场秩序。
平顶山市市场监管局以标准化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制定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汝瓷》等,填补行业空白。此外,总投资980万元的河南省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已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汝瓷样品检测300余件,为产品品质提升装上“科技引擎”。
从抖音直播基地的400余间陶瓷售卖直播间,到中国国际陶瓷博览会等20余场展会的舞台;从法国卢浮宫的艺术盛宴,到日本东京的专场展览……汝瓷通过“线上+线下”“国内+国际”的立体营销,让“雨过天青”制瓷技艺惊艳世界。系列宣传活动让汝瓷文化深入人心,如今,其品牌价值攀升至118亿元。
汝瓷博物馆、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等文旅地标拔地而起,“汝瓷小镇恋瓷集”等特色项目吸引超40万人次打卡,“中原陶瓷文化之旅”等活动与人工智能设计研发中心的落地——平顶山市、汝州市两级文旅部门深挖汝瓷文化底蕴,推动汝瓷从“展品”变“商品”,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向赋能。
据平顶山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汇聚汝瓷企业800余家、从业人员1.1万名,产出的汝瓷产品已远销50余个国家和地区。该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深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机制,拓展国际合作,以更实举措推动汝瓷产业“乘云而上”,让千年瓷韵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